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余曲亚

常德市第五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本文就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服务,较比二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92%;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9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3.33%;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均有积极帮助,还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骨科;人工关节置换;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骨科中较为常见,主要是依据人体关节构造、形态及功能等,将相应的人工关节植入体内代替患病关节,目的是减轻患者疼痛感、恢复关节功能[1]。该类患者在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不容忽视,合理、有效的护理服务,对手术顺利进行、术后康复均有一定帮助。为获得更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对在我院骨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部分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已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数据做如下汇报:

1基线资料及方法

1.1基线资料数据

入组者均为在我院骨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共计96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最大年龄者71岁,最小年龄者25岁,平均(47.2±5.2)岁;髋关节置换术28例,膝关节置换术2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者72岁,最小年龄者24岁,平均(47.8±5.0)岁;髋关节置换术27例,膝关节置换术21例。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换药及输液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服务,详情如下术前优质护理:在确定手术时间后,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个全面了解。如果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与其交流,做好心理疏导,针对其内心疑虑进行解答,使患者安心接受手术治疗[2]。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要积极降压降糖,血压、血糖达标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术前要做好备皮、抗菌准备。

术中优质护理:该类手术的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大,这也会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护理配合工作,合理使用止血带,如果失血过多可遵照医嘱为患者补血补液。术中要在患者与手术台接触的部位放置防护垫,以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引发压疮。

术后优质护理:①环境干预。术后将患者转回病房,室内要保持温度、湿度适中,叮嘱家属不要大声喧哗;护理人员在走路、关门时也应保持动作轻缓,以免影响患者休息;每日要对室内进行全面清洁及消毒[3]。②引流及皮肤护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持正确的关节功能位。为患者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颜色及引流量,并做好记录[4]。勤加为患者翻身,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防止导管受压受折。为患者做好皮肤护理,对于肩胛区、肘部、髋部、足跟等受压部位,可予以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手术部位周围的皮肤要做好清洁、消毒护理,预防感染。③饮食护理。患者的日常饮食要以营养、易消化为主,不可食用辛辣性食物,不可饮酒。④康复指导。待患者体征稳定后,鼓励患者进行进行床上、床下活动,可以减少关节肿痛、僵直等症状,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

1.3评价指标

(1)住院时间。

(2)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压疮、感染、关节活动受限等。

(3)护理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当日,为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共有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选项,由患者选择一项在后面打“√”。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研究中所出现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计量资料(±s)的比较结果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n,%)的比较结果行2值检验;当检验结果P值小于0.05时说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2研究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关节疾病的重要途径,但因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关节损伤严重等因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也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这也使其临床护理工作更具难度[5]。我科主张为该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与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优质护理服务更具主动性及全面性。在优质护理的开展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身体、心理感受及精神状态进行充分考虑,使护理服务更具人性化[6]。

文中的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术前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担心,提高其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术中护理可帮助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的环境干预、饮食干预、引流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可帮助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康复效果。此次研究中,对9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更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P<0.05;这一结果充分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在该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

综上所述,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骨科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娜,梁瑛琳.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2):200-201.

[2]陈丽梅.创优护理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6):189.

[3]李杰.中老年髋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91.

[4]赵敏.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5,19(11):2237-2239.

[5]陈琪,刘敏.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不同体位的实施与护理效果[J].西部中医药,2017,30(2):126-128.

[6]李焱.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