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沙利度胺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刘晓光

山东省威海市解放军第四零四医院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分析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采用沙利度胺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2例系统性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甲氨蝶呤与沙利度胺口服。对比2组治疗后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并统计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均低于参考组,且前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2组相关积分、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均可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给予沙利度胺能够有效减轻皮肤硬度、雷诺现象,改善关节功能,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关键词:沙利度胺;系统性硬化症;有效性;安全性

Efficacyandsafetyofthalidomideinpatientswithsystemicsclerosis

Liu-Xiaoguang

Departmentofrheumatism,No.404HospitalofPLA,Weihai,264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icacyandsafetyofthalidomideinpatientswithsystemicsclerosis.Methods:Methods62patientswithsystemicsclerosiswererandomlypidedintothereferencegroupandtheexperimentalgroup.Thepatientsweregivenmethotrexateandthalidomideorally.Theskinhardness,Raynaud'sphenomenonandjointfunctionscoreswerecomparedbetweenthe2groupsaftertreatment,andthevalidityandsafetyof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evaluated.Results:Theskinhardness,Raynaud'sphenomenonandjointfunctionscoreofexperimentalgrouppatientsaftertreatmentwerelowerthanthecontrolgroup,andtheclinicalefficiencywashigherthanthatofthelatter,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islowerthanthelatter,the2groups,theclinicalintegralrateofcontrastcanbefoundthere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efficiencyandadversereactions(P<0.05).Conclusion:Thalidomidecaneffectivelyreduceskinstiffness,Raynaud'sphenomenonandimprovejointfunctioninpatientswithsystemicsclerosis,andtheefficacyandsafetyareideal.

Keywords:thalidomide;systemicsclerosis;effectiveness;safety

系统性硬化症属于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危害比较严重。该病可侵犯患者的胃肠道、皮肤、肾脏、肺脏以及心脏等多个器官组织,且随着病情的发展皮肤硬度增加,还会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及雷诺现象[1]。甲氨蝶呤属于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在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特异性较高的治疗方案。沙利度胺在白塞病、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异常疾病患者中均有确切的疗效,鉴于此,本研究特尝试探讨该药物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将其结果与甲氨蝶呤进行对比,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医院2012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中筛选出62例并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参考组与试验组,入选者均确诊为该病,知情同意;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胸片检查显示有肺纤维化者,存在沙利度胺或甲氨蝶呤治疗禁忌症者,存在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者,依从性极差者。参考组男性4例、女性27例,年龄区间22-70岁,平均(48.9±14.1)岁,病程1-10年,平均(4.5±1.2)年;试验组男性5例、女性26例,年龄区间20-68岁,平均(49.2±13.3)岁,病程1-10年,平均(4.3±1.3)年。基线资料数据间对比均未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考组给予甲氨蝶呤口服,剂量为15mg/次,每周1次,连续治疗6个月。

试验组给予沙利度胺口服,初始剂量为50mg/d,睡前服用,此后每周增加剂量50mg,最大服药剂量150mg/d,连续治疗6个月。

2组患者均需要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抗感染、补充体液、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同时还需要给予肝肾功能监测,发现异常后及时实施保护治疗。

1.3观察指标

将治疗后2组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有效性。安全性作为观察指标,其中积分方法均为尼莫地平法,评分越低认为对应症状越轻;有效性:将治疗后症状基本完全消失,客观指标均完全恢复正常者记为基本痊愈;将治疗后症状显著减轻,客观指标均明显恢复但是未达到正常范围者记为显著控制;将治疗后症状及客观指标均有所好转者记为好转;否则记为无效。基本痊愈率、显著控制率与好转率之和为临床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根据SPSS14.0软件中的t、检验计量()和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2组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均低于参考组,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2组有效性对比

试验组基本痊愈20例、显著控制6例、好转4例和无效1例,临床有效率为96.77%(30/31);参考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控制8例、好转7例和无效6例,临床有效率为80.65%(25/31)。组间临床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26,P=0.045)。

2.32组安全性对比

试验组治疗期间有2例腹胀腹痛,1例恶心纳差,1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参考组治疗期间有5例腹胀腹痛,3例恶心纳差,2例白细胞减少,2例肝功能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71%(12/31)。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28,P=0.042)。

3讨论

近年来研究指出,系统性硬化症的发生和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存在紧密的关联,与博来霉素应用、巨噬细胞病毒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聚氯乙烯和环氧树脂等化学物品接触均具有相关性,且遗传因素也是该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2-3]。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的症状严重,再加上目前人们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尚浅,因此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甲氨蝶呤虽然能够改善此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有效性不佳且安全性也堪忧。

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治疗后皮肤硬度、雷诺现象和关节功能积分均低于参考组,且前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均优于后者,可知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给予沙利度胺治疗相较于甲氨蝶呤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更理想,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更佳。沙利度胺属于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药物,属于TNF-α合成抑制剂,能够利用其该作用减轻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损害症状。沙利度胺的应用还能够协同基础药物共同达到增强疗效的目的[4-5]。但是目前关于该药物对系统性硬化症的药理作用研究较少,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对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应用沙利度胺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且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扬,顾菲,汪悦.白芍总苷辅助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7):785-788.

[2]钮含春,李晓云,刘亮,等.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2):91-94.

[3]朴勇洙,张岩,齐明明.当归四逆汤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7):2982-2984.

[4]磨红,黄红艳,罗水亮,任惠明,周碧燕.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研究[J].内科.2016.11(2):217-219.

[5]高戈,王欣,田静,杜金峰,等.注射用丹参治疗局限型系统性硬化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J].2012(2):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