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分析

尹剑

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湖南郴州423400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26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患儿雾化吸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超声雾化吸入法)和B(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各63例,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取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的A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患儿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速)均显著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A在患儿刺激性呛咳、唇部发绀、哭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5%,显著高于B组患儿的12.7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关键词: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小儿哮喘;临床效果分析

小儿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紫绀等,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雾化吸入是临床上治疗小儿哮喘的常用方法,具有见效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1],为寻求更加安全、高效的雾化吸入方案,我院对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和超声雾化吸入法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02月~2018年0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26例小儿哮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诊断依据参照《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2]中的标准。依据患儿雾化吸入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和B各63例,A组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儿24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5.07±1.32)岁;B组男性患儿38例,女性患儿25例,年龄5个月~11岁,平均年龄(5.18±1.40)岁。

1.2治疗方案

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均取坐位或半卧位,在患儿安静或者情绪稳定的情况下使用面罩进行雾化吸入治疗。A组63例患儿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将雾化液(博利康尼.5mg/1ml+普米克令舒1mg/2ml)及20ml生理盐水放入WH-968超声雾化器,面罩吸入,时间为15min/次,每天2~3次,连续治疗3~5d。B组63例患儿采取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将雾化液(博利康尼.5mg/1ml+普米克令舒1mg/2ml)加入PARIBOY空气压缩泵的药皿中,旋紧喷雾器,连接雾化面罩和仪器,运行压力设置为1.4bar,输出流量设置为4.41L/min,时间为10min/次,每天1~2次,连续治疗3~5d。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①显效:治疗3d内患儿哮鸣音及哮喘症状明显好转,心率恢复正常。②有效:患儿治疗3~5d,哮鸣音及哮喘症状有所好转,心率明显减慢。③无效:以上2条不达标甚至病情加重的患儿均为无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速)变化情况。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P小于0.05表示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采取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B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65%,显著高于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的A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注:与A组患儿比较,P<0.05。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肺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以及最大呼气流速)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采取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的B组患儿心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各项挂才能指标比较()

注:与A组患儿比较,治疗前,P>0.05;治疗后,P<0.05。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采取超声雾化吸入法治疗的A在患儿,刺激性呛咳、唇部发绀、哭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5%(20/63),显著高于B组患儿的12.70%(8/6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紫绀等,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危急患儿生命造成死亡[3]。

雾化吸入是治疗小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案,不同的雾化吸入方法治疗临床疗效也不同,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和超声雾化吸入法均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其中超声雾化吸入法以水作为动力,用水蒸气进行传导,但是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会湿化呼吸道,加大呼吸道阻力,患儿可能会出现缺氧等现象[4];而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以氧气为动力,通过毛细管喷射,直接将药物送到患儿细支气管和肺部深组织,能够快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解除患儿支气管痉挛,不仅能够治疗患者的哮喘,还能够改善因气道不畅引起的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患儿心肺功能[5],与超声雾化吸入法比较,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并且操作简便,可作为小儿哮喘首选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氧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心肺功能,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元飞,曾俊.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9):403-404.

[2]卢晓红.应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6):103-104.

[3]易频.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1(13):194-195.

[4]刘欣.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应用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5):52-53.

[5]陈俊伟.使用不同的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8):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