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观察

曾爱连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针灸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r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以及治疗后6个月残疾率。结果:观察组6个月残疾率12%,对照组6个月残疾率44%,p<0.05;组间治疗后的Br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对比,p<0.05。结论: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起到修复作用,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关键词: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脑卒中后遗症;疗效

脑卒中为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还属于突发性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之一,而患者的临床表现则以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失去意识以及智力障碍等为主,致残率及致死率均很高,目前已有不少临床研究报道指出,脑卒中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安全的一种主要疾病[1]。由此,临床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脑卒中治疗效果及预防水平,降低复发率、死亡率及残疾率,意义重大[2]。本文作者对50例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针灸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34例(68.00%),女16例(32.00%);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57.25±1.62)岁;入院时间1-15d,平均入院时间安排(7.02±0.24)d。观察组50例,男35例(79.00%),女15例(30.00%);年龄49-79岁,平均年龄(57.98±1.89)岁;入院时间1-16d,平均入院时间安排(7.36±0.47)d。组间一般资料作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的抗凝、空血糖、抗血压、降脂以及常规治疗等等。

对照组基于上述基础上增加应用针灸治疗:若患者为意识不清者,则对其人中、百合、太冲以及合谷穴位进行针灸;若患者为口眼歪斜者,则对其阳白、迎香、攒竹、鱼腰、大迎、承浆穴位进行针灸;若患者为上肢运动障碍者,则对其外关、肩井、曲池、合谷、千三里、肩贞、肩醪穴位进行针灸;若患者为下肢运动障碍者,则对其足三里、委中、秩边、环跳、风市、承山、阳陵泉穴位进行针灸。针灸手术以捻转进针,直接刺进针,捻转、提插、捻转操作技术。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前提下增加应用现代康复治疗:针灸参考对照组,现代康复治疗则主要采取神经发育疗法(比如Rood技术、Bobath及Brunnstrom等)。首先是软瘫期。加大护理力度,正确摆放患肢,使用床上抗痉体位,按时变换体位,并积极鼓励患者使用健肢在床上主动开展被动运动(比如夹腿运动、伸屈肘训练、桥式运动以及自助上肢伸展等等)。其次是痉挛期。应用诱发分离运动训练与抗痉挛手法,再配合中医康复按摩,减轻肌肉与关节痉挛,从而对肌痉挛进行控制,加快分离运动的产生速度。第三,恢复期。协助患者开展选择性的速度运动与主动运动训练,比如站位平衡训练、三级坐位、下楼梯以及步行等,同时对肌肉痉挛进行继续控制。

1.3观察指标

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r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残疾率。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取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取均数±标准差(`X±S)方式表示计量数据,并进行t检验;采取百分比方式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X2校验,P>0.05时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对比

组间治疗前的Br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对比,p>0.05;组间治疗后的Br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观察指标对比(`X±S,分)

3.讨论

当前,临床治疗脑卒中时,医生们提倡急性期的康复处理及医学处理应该同步开展,并且实施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方法,按照脑卒中康复分期应用合适的针刺法,两者相互发生作用,从而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3]。现代康复治疗中的神经肌肉促进技术(Rood技术、Bobath及Brunnstrom等),主要经过使用各种康复手术作用于各个时期中,从而达到重新塑造神经功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脑的可塑性,进一步在最大程度上恢复了受损功能。康复训练主要通过输入刺激方式来加快患者脑侧支循环构建速度,并且对病灶周围组织或者健侧脑组织两者的重建起到促进作用,从而致使患者产生运动反应。此外,该治疗方法通过给予患者良性刺激,促使患者采取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并且构建正常运动模式,避免肌肉产生萎缩或者关节僵直现象[4]。针灸则可以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起到改善作用,加快血液循环速度,从而促使患者的脑部供血不足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产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进一步加快肢体功能恢复速度[5]。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组间治疗后的Bra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以及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残疾率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应用针灸结合现代康复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并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修复神经系统,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申健,邓红亮,崔艳.早期针刺联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8(14):480-482.

[2]颜修毅.电针加现代康复手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2(12):137-138.

[3]陆军.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2(14):77-79

[4]杨攀,朱佳静.针灸配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6,13(75):96-97

[5]杨海芳.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11(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