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价值评析

王颖

辽宁省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ICU病房辽宁大连116031

摘要:目的:分析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其护理模式分别选择人文关怀护理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分析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其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96.78%和74.19%,且观察组患者的配合程度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可提升其护理满意度,能够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

关键词: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人文关怀

呼吸衰竭则是患者肺部换气功能出现异常现象,无法正常进行气体交换,所以患者会产生缺氧等现象。呼吸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产生困难以及缺氧等,如果患者其全身器官和组织代谢出现异常[1]。而机械通气是主要治疗手段,而采用相应的护理模式有助于其病情的恢复。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2例患者分析选择常规护理以及人文关怀护理,现将其应用价值进行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此研究中的6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各组患者的例数均为31例。对照组是由16例男性患者和15例女性患者组合,年龄区间为22-71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41.3±8.5)岁,观察组是由18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组合,年龄区间为24-73岁,经计算后平均年龄为(42.5±9.2)岁。选择相关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对比,P值在0.05以上,数据之间临床比对性加强。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为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其护理内容大致如下:

心理疏通。患者在ICU病房因为对环境和医护人员存在陌生感,同时仪器设备的应用以及气管插管等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在使用呼吸机时会产生相应的报警声。

病情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等相关指标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对其潮气量、呼吸频率以及动脉血气压予以监测,从而对患者采用呼吸机的参数进行调整[2]。

气道护理。在对气囊予以护理时,护理人员应选取低压型和容量较大的气囊予以气管插管,同时对气囊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出现漏气现象,以免对患者的黏膜产生损伤[3]。

营养支持。患者选择机械通气之后,当日需要对其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的2天对其实行胃肠内营养支持,此时需要选择蛋白含量以及维生素含量较高的营养液,同时还应选择易消化以及热量较高的营养液。护理人员在对营养液进行注射时应对注射速度进行重视,且温度应保证在38-40摄氏度[4]。患者如果选择鼻饲,应将其病床头进行抬升,每隔5小时需要采用温开水对胃管进行冲洗,防止食物返流现象的产生。

1.3观察指标[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护理后选择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其满意度进行评估,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分数在80-100分之间为非常满意,分数在60-79分之间为满意,分数在60分以下为不满意。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配合程度进行对比,其中分为主动配合、配合和不配合。

1.4统计学数据计算

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选择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和计算,护理满意度以及配合程度均选择计数资料进行表示,数据则选择卡方进行检验,两组数据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因P<0.05产生。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31例患者经人文护理后,20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比例经计算后为64.52%,10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比例经计算后为32.26%,1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比例经计算后为3.22%,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96.78%;对照组31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后,14例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比例经计算后为45.16%,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比例经计算后为29.03%,8例患者对护理不满意,比例经计算后为25.81%,护理满意度经计算后为74.19%,数据之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P<0.05。

2.2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程度

观察组31例患者中,22例患者对护理操作可以主动配合,比例经计算后为70.97%,7例患者对护理操作配合,比例经计算后为22.58%,2例患者对护理操作不配合,比例经计算后为6.45%,配合度经计算后为93.55%;对照组31例患者中,12例患者对护理操作可以主动配合,比例经计算后为38.71%,9例患者对护理操作配合,比例经计算后为29.03%,10例患者对护理操作不配合,比例经计算后为32.26,配合度经计算后为93.55%,数据之间经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P值在0.05以下。

3讨论

呼吸衰竭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以及体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同时此病能够对其他器官的代谢产生影响。临床中治疗此病的主要方法为机械通气,机械通气能够将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症状进行有效改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时,应加入相应的护理模式,从而提升整体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此研究中所采用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则是以患者为主,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对其生命以及思想予以尊重。

参考文献:

[1]杨艳.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加强人文关怀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10):127-128.

[2]刘钢,吴乐.人文关怀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2015,21(16):204-205.

[3]彭辉惠.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6,37(6):1511-1513.

[4]黄妮娜,刘爱侠,卢嫦清等.舒适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