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酶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介入栓塞术后咯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血凝酶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介入栓塞术后咯血

谭洪毅梁伟君曹理言晏木云刘达王青陈华

长沙市中心医院呼吸病诊疗中心

摘要:目的:分析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介入后咯血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方法:纳入因大咯血入住我中心并接受介入治疗患者14例。依据术前是否使用血凝酶分为血凝酶组和非血凝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咯血情况及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结果:血凝酶组患者有5例术后发生咯血P=0.021。血凝酶组患者术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P<0.0001,非血凝酶组患者术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94。结论:使用血凝酶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可能是导致介入治疗后仍咯血的重要原因。

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症状之一,常继发于气管支气管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血管畸形等疾病。咯血往往需要住院治疗,但大多数咯血患者的咯血量不大,内科止血治疗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可以达到咯血终止。临床处理咯血过程中除去我们常用的被称为“内科止血钳”的垂体后叶素外,血凝酶是临床最常用到的药物之一。血凝酶通过活化出血部位的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变最终形成血凝块达到止血目的。

大咯血属于是呼吸科的危重症,最常见原因还是支气管扩张及气道慢性炎症导致血管畸形,支气管动脉破裂出血。大咯血是指日咯血量>500mL或一次咯血>300mL[1],大咯血可导致患者窒息最终死亡。及时的介入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2]。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观察部分咯血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仍存在咯血,同时很多患者在介入前接受过血凝酶治疗,而很多接受血凝酶治疗的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含量会下降,因此我们怀疑介入后仍咯血可能与血凝酶导致的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有关。本研究回顾了因大咯血入住我中心并接受介入治疗患者14例,分析低纤维蛋白原血症与介入后咯血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入选及分组:入选标准:2017年5月到2017年12月间因大咯血入住我呼吸内科并接受介入治疗患者14例,第一诊断均为“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排除标准:年龄>70岁患者,存在肺部肿瘤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白蛋白水平<30g/L)患者。7位患者在术前静脉使用了血凝酶止血我们将他们归入血凝酶组。其余7位未使用血凝酶的患者归入非血凝酶组。

1.2收集资料:术后是否咯血,血凝酶使用时间,术前及术后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浓度。

1.3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GraphPadPrism6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凝酶组7例患者中有5例介入术后仍有咯血,非血凝酶组7例患者术后均未再发生咯血。

3讨论

血凝酶是分离和纯化自蝮蛇的毒液。其止血作用是针对出血部位,只有在血管破损的地方他们才会聚集成纤维蛋白多聚体,纤维蛋白多聚体促进血小板聚集,最终形成血凝块起到止血的作用。血凝酶不会导致正常血管内凝血状态。因此,它具有良好的靶向能力,不会引发血栓。被临床广泛引用与止血治疗[3]。但是血凝酶导致正常血管内形成很多不稳地纤维蛋白单体(需要消耗纤维蛋白原),这些纤维蛋白单体在正常血管内被迅速降解,因此血凝酶导致纤维蛋白原迅速下降[4]。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导致介入封堵伤口难以形成有效的血凝块,从而介入后局部仍存在出血,导致部分患者术后咯血仍存在。

4.结论

使用血凝酶导致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是导致介入治疗后仍咯血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BrownHA,ArunyJE,ElefteriadesJA,SumpioBE.Subclaviananeurysmpresentingwithmassivehemoptysis: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IntJAngiol.2013Mar;22(1):69-74.

[2]LütolfM,KuhnM,ReinhartW.Efficientinterventioninlife-threateninghemoptysis.Respiration.2000;67(5):570-1.

[3]YuanL,ZouXR,ChenYM:Surveyontheclinicalapplicationofhemocoagulaseforinjection.ChinJPharmacoepidemiol,2015;24:122–24

[4]WangZ,LiJQ,CaoLJ:Long-termuseofhemocoagulaseresultsinhypofbrinogenemia:Reportofthreecasesandliteraturereview.ChinJHematol,2014;3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