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张小梅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摘要:目的:研究MR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MRI组(47例)和CT组(47例),对两组患者的脑梗死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诊断率对比中:24h内检测显示,CT组诊断率(43.75%)显著低于MRI组(81.25%),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24-72h和>72h时间段检测显示,CT组诊断率(56.25%、66.67%)显著低于MRI组(93.33%、93.75%),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结论:MRI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其诊断率相对较高,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MRI;脑梗死;诊断价值

DiagnosticvalueofMRIincerebralinfarction

XiaoMeiZhang

ShanghaiDongfangHospitalJi'anhospital343000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diagnosticvalueofMRIincerebralinfarction.Methods:94patientsinourhospitalfromApril2016toJune2017wererandomlypidedintoMRIgroup(47cases)andCTgroup(47cases).Thediagnosticvalueofcerebralinfarctioninthetwogroupswasanalyzed.Results:Groupcomparison:24hdiagnosisrateinCTgroupshowedthatthediagnosticrate(43.75%)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MRIgroup(81.25%),statisticaldifferences(P<0.05);72htimedetectionof24-72handCT,showedthatthediagnosisrateofgroup(56.25%,66.67%)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groupMRI(93.33%,93.75%)statisticaldata,thereare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diagnosticrateofMRIin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isrelativelyhigh,withobviousadvantages,therefore,thisdiagnosticmethodisworthyofpromotion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MRI;cerebralinfarction;diagnosticvalue

脑梗死作为我国居民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脑梗死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使患者的血管阻塞、狭窄,临床中患者会表现为瘫痪、语言障碍,严重的会出现痴呆,因此,在现阶段临床诊断中应该寻求及早的检测治疗办法,通过MRI技术的运用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率。本次研究中,对MRI在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4月到2017年6月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MRI组(47例)和CT组(47例)。MRI组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8.31±1.35)岁,发病原因:动脉硬化19例,高血压24例,颅脑外伤4例。CT组中,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5.92±1.38)岁,动脉硬化27例,高血压11例,颅脑外伤9例。纳入标准:对受试药物无用药禁忌史;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原因等一般资料统计中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检查方法

CT组:采用CT检查方法,仪器为飞利浦128排螺旋CT机,患者取卧位,行全脑扫描,其中的厚层以及厚距都是5mm,在检查期间发现异常现象时,需要对异常的部位增强扫描。

MRI组:采用MRI检测方法,仪器是飞利浦MRI1.5T或3.0T成像系统,层距为2mm,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阅片。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不同梗死时间、梗死部位进行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及分析,采用%和(±S)表示,并行χ2、t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梗死时间患者的CT与MRI的诊断率比较

MRI组(47例)患者中,发病至检查时间<24h16例,24-72h15例,>72h16例;CT组(47例)患者中,发病至检查时间<24h16例,24-72h16例,>72h15例。对不同梗死时间患者的CT与MRI的诊断率比较,如表一。

3结论

脑梗死作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致残率较高。通过临床研究可以发现,在脑梗死发病的4.5h内是静脉溶栓时间,发病的6h内是最佳的动脉溶栓时间,通过及早治疗可以恢复脑组织供血,而且避免脑梗死面积增大现象的发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在一些临床症状诊断中,并没有特异性,因此,存在着误诊、漏诊的现象。在CT诊断中,通过影像学方式进行脑梗死的诊断,需要患者病情严重以及病灶部位明显时才可以干预治疗,这种方法降低了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CT诊断作为一种常用的临床影像学检测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无创伤以及重复检查的特点,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较高,通常状况下,在CT诊断中,患者的症状表现分为以下几点:第一,片状略低密度影,没有清晰的边界,而且所检测出受累区域为灰白质状态,也没有清洗的界限;第二,脑回肿胀现象,呈现出不对称的现象,患者的脑沟变浅会呈现消失的状态。第三,脑回路密度逐渐增高,而且豆状核界限不清晰,密度降低。因此,在CT扫描检测中,患者的脑梗死检出率会受到病灶位置、脑组织水肿程度以及头颅运动伪影等因素的影响,降低针对结果的最终效果。

通过MRI诊断,其影像学经常会表现为T1WI呈现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而且,局部的脑沟明显变浅或出现消失的现象,在患者病情逐渐严重时,T1WI的信号会更低,使诊断结果更加明显。通过MRI诊断脑梗死患者,其存在着无创、图像质量高的特点,图像可以清晰的相似处患者颅内的组织结构,而且也可以提高早期脑梗死患者的检出率,提高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两组患者诊断率对比中,两组患者诊断率对比中:24h内检测显示,CT组诊断率(43.75%)显著低于MRI组(81.25%),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4-72h和>72h时间段检测显示,CT组诊断率(56.25%、66.67%)显著低于MRI组(93.33%、93.75%),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知MRI对于脑梗死诊断效果更为理想,尤其是发病早期诊断率较好,有助于降低漏诊风险。同时,对所有患者在15d后MRI检查病灶大小变化与首次检查结果对比进行了分析,一个月后,病灶大小≤5mm的为3.42±0.97,与首次3.71±1.20相比,检测效果明显,数据统计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MRI、CT均可以利用在早期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之中,但是与CT诊断方法相比,MRI的诊断效率较高,在脑梗死患者诊断中,可以及早发现病症并对其进行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状况,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因此,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兴宇,聂永康.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07):1080-1082.

[2]张爱军.腔隙性脑梗死早期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02):11-12.

[3]唐秀.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6,22(10):36-37.

[4]宋英,孙智宏,韩光,等.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CT、MRI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06):6-8.

[5]李舒杰.MRI与CT在多发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0):55-56.

[6]石志鸿,辛颖,刘彬,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119-122.

作者简介:张小梅(1985.12-),女,汉,主治医师,本科,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研究方向: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