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内科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老年内科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

曹冲

黑龙江省森工总(红十字)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归纳和总结老年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采用的护理措施,为老年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将该院在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进行护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结果:在我们在收集到的老年内科患者的护理情况中,采取护理措施包括:常规护理、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等。结论:只有全面提高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充分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才能为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老年患者;临床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sumupandsummarizethenursingmeasuresinthe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internalmedicine,soastoprovidereferenceandtheoreticalbasisforclinicalnursingofelderlypatients.Methods:thehospitalinthemedicalelderlypatientsintheprocessoftreatment,taketheclinicalnursingmeasuresandthenursingsituationforstatisticalanalysis,summedupthenursingprocessproblemsandmattersneedingattention.Results:inourcollectionofelderlypatientsinthecareofpatients,takecaremeasuresinclude:routinecare,medicationcareandpsychologicalcare.Conclusion:onlybycomprehensivelyimprovingtheprofessionalqualityofmedicalnursingstaff,andfullygraspingthepsychologicaland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elderlypatients,canweprovidesafeandeffectivenursingserviceforthe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ininternalmedicinedepartment.

Keywords:elderlypatients;clinicalnursing

内科根据不同器官系统可分为:心脏内科、呼吸科、肾脏科(泌尿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风湿科以及神经内科等[1]。涉及的疾病种类众多,包括了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且具有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在内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其尽快恢复。该院内科在长期针对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总结出一整套有效护理的措施[2]。现将这些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内科于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126例老年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在我们收集到内科老年患者的信息中,男性有92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在63~81岁之间,其中60~64岁21例,65~69岁36例,70~74岁52例,75岁以上17例,平均年龄为(72.63±4.84)岁。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49例,脑血管疾病27例,呼吸系统疾病32例,泌尿系统系统疾病4例,糖尿病14例。并有部分患者同时患有2种以上疾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签写知情同意书。排除肝肾严重衰竭者,精神严重障碍者。

1.2老年内科患者的特点

(1)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常常出现生理上的障碍和活动能力的降低,主要表现为听力、视力的减弱,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降低,免疫力的下降等。造成患者一旦患病,便不易恢复,病程长,疗效差且易复发等。(2)心理特点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特点[3]。长期的疾病折磨,加上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使老年患者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烦躁等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紧张、忧愁、急躁、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卑以及易怒等,有时甚至变得有点不近人情。此外,还由于患者的各种感官能力的下降,记忆力和想象力的衰退,难以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对医护人员和家属产生误解,出现敏感多疑,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或丧失[4~6]。

1.3临床护理措施

根据老年内科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时,主要包括:常规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3个方面的护理:(1)常规护理,在对老年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内科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低弱,营养摄入不足等原因,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继发感染等,因此,应加强对其免疫力的增强和营养的改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2)用药护理,内科涉及的疾病种类复杂多变,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且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被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重视用药的各个环节,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最适合的给药方式,同时严密监控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人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及时进行处理。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反应减缓,出现对用药剂量和服用方法等的掌握困难,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直到其完全掌握为止。(3)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对其心理护理显得特别重要。老年患者常对疾病产生恐惧和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慰和疾病有关知识的讲解,消除其紧张、恐惧、抑郁和颓丧等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治疗的效果。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鼓励其进行散步等不激烈的活动,尽量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身心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总之,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对其恢复极其重要。(4)压疮护理,①减少受压。建立翻身卡,每2h翻身1次,高危患者增加至1次/h,翻身过程中避免拖、拉、推等不良操作;保护患者骨隆突及支撑区域,使用减压敷料,患者半坐卧位时床头抬高<30°,时间<30min,避免剪切力;卧位时高危患者给予海绵床垫或气垫床;②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暴露于潮湿环境中,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皮肤状况,一旦发生压疮则立即加强创面处理并再次评估。及时清理因汗液、引流液或静脉输液外漏导致的皮肤污染;③营养支持,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原则上通过饮食补充营养,即安全又易吸收[7],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脂肪乳、氨基酸等静脉输入,同时加强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不能正常进食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④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和家属开展压疮预防宣教,讲解压疮发生原因、潜在危险和预防措施。

3讨论

我们在对老年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内科老年患者压疮发生和愈合受多种因素,护理人员应掌握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并根据不同危险程度分组实施预防措施。压疮高危患者给予减压设备,缩短翻身时间可缓解局部组织受压,改善血液循环,同时注意避免潮湿、摩擦和剪切力[8]。此外,及时有效的全身皮肤评估也利于早期发现或逆转压疮进展。局部清创联合整体干预措施(营养支持、活动指导等)能有效提高患者压疮治愈率。本文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在对所有的126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均得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都较高。

综上所述,医护人员在对老年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应针对其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注重专业素质的提高,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同时,重视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监控,在病人出现并发症时,及时进行处理。只有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才能为老年内科疾病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敬松,刘芳.基于岗位能级构建心血管内科护士分层次培训[J].护理研究,2017,(22):2806-2808.

[2]邓小丽,孙丹雄,袁兵.哮喘病人使用药物吸入装置的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7,(21):2642-2643.

[3]李红美,李雪兵.呼吸管理团队对老年哮喘病人呼吸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7,(15):1897-1899.

[4]韩洁,刘佳,肖丽娜.精细化管理在护士长绩效考核中的实践应用[J].贵州医药,2017,(4):447-448.

[5]颜爱英,齐丽丽,王维欣.居家康复护理在老年脑卒中病人恢复期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13):1541-1544.

[6]王涓,张敏.光子治疗仪照射配合疮灵液湿敷在肺癌合并糖尿病足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8):1018-1020.

[7]郭永勃.神经内科专科护士的优势及展望[J].饮食保健,2017,(14):346-347.

[8]高晨红.神经内科30例入院病人猝死原因的临床分析[J].特别健康,2017,(17):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