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罗宗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罗宗香

罗宗香

芷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南芷江419100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临床疑诊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静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析彩超检查的诊断效能,采取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组79例临床疑诊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静脉造影检出累及静脉76例,彩超检出累及静脉71条,经秩和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彩超检查诊断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度为97.18%、特异度为100.0%、准确度为97.37%;经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高脂血症、手术时间长于5h、术后卧床时间长于5d均作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采取彩超检查,对于提高诊断水平、指导治疗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妇科盆腔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作为妇科盆腔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高达20%以上,已成为该类患者预后不良、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1]。既往研究指出,肺栓塞、下肢功能障碍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及时诊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鉴于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较大,原因在于该类患者术前往往合并其他疾病、采取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长、术后采用止血药。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水平,及时干预,本研究旨在分析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及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9例临床疑诊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最小38岁,最大75岁,平均(58.8±6.7)岁;排除标准:对造影剂过敏,临床症状严重,不能耐受彩超或静脉造影检查。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彩超检查,采用飞利浦PhilipsHD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3.0MHz;患者取仰卧位,暴露患肢后,采取双侧对照,多切面扫查,扫查下肢各条静脉,先扫查髂静脉、股总静脉,沿着静脉走向,扫查股浅静脉、股深静脉;患者保持俯卧体位后,扫查腘静脉、小腿上端的分支静脉,最后扫查胫前静脉;重点观察静脉管腔的内径、管壁,腔内是否有回声,通过探头加压扫描,判断管腔是否闭塞,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判断管腔内是否具有血流信号、充盈程度等;在静脉造影检查中,进行顺行性静脉造影,以静脉连续造影片显示静脉主干不显影,静脉内充盈缺损或造影剂截断圈作为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判定标准。

1.3彩超诊断标准

若探头加压静脉腔不可压闭或部分压闭,静脉增宽,出现不均匀的实性回声,充盈缺损或无血流信号,血流频谱不随呼吸而变化,判定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

1.4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

2结果

2.1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结果分析

本组79例临床疑诊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静脉造影检出累及静脉76例,彩超检出累及静脉71条,经秩和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彩超检查诊断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度为97.18%、特异度为100.0%、准确度为97.37%;见表1、表2。

3讨论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流速缓慢,往往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血管壁内伤。由于妇科盆腔手术操作刺激可增强患者的血液凝聚力,不可避免地损伤血管壁,甚至因术后使用止血药,均作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亦有研究指出,全身麻醉、静脉输液、延长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均可影响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在本研究中,经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高脂血症、手术时间长于5h、术后卧床时间长于5d均作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上述独立危险因素与血液高凝状态、血流速缓慢密切相关。张海燕[4]等研究指出,妇科盆腔微创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显著小于开放性手术,可能与前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短有关,亦佐证手术时间长于5h、术后卧床时间长于5d显著增大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对于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而言,若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及时诊治,有利于提高治疗水平、改善预后。静脉造影作为诊断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准确方法之一,但该检查方法具有侵袭性,花费较大,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重复性差,难以推广为常规筛选手段。在本研究的79例临床疑诊为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经静脉造影检出累及静脉76例,彩超检出累及静脉71条,经秩和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彩超检查诊断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度为97.18%、特异度为100.0%、准确度为97.37%;提示彩超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水平较高,与朱新贤[5]等的研究相一致。对比静脉造影,彩超检查无创伤性、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患者接受度高,且诊断效能较好,根据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可进一步提高彩超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水平。

综上所述,对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采取彩超检查,对于提高诊断水平、指导治疗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崔丽园,崔娜,张彦,等.超声对术后无症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药杂志,2017,34(10):886-889.

[2]唐莉鸿,张爱华,袁洪志,等.妇科盆腔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12):2026-2028.

[3]王淑贞.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06):139-140.

[4]张海燕.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19(06):433-436.

[5]朱新贤,欧阳一芹,韩巍巍,等.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分析和前瞻性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4,23(01):1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