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发性精神分裂症76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76例临床分析

王萃

齐齐哈尔市昂昂溪精神病人疗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31

摘要:目的:分析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讨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收的40岁以后首次发病,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女性多于男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为多,幻觉妄想为特征,偏执型多见,偏执型44例,未定型24,紧张型8例。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多,单一用药为主,多数为奋乃静、舒必利,其次为氯丙嗪或氯氮平,近期疗效好,痊愈48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结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从临床症状,治疗预后均有一定规律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分析

Clinicalanalysisof76casesoflate-onsetschizophreni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featuresoflate-onsetschizophreniaandtodiscussthetreatmentoflate-onsetschizophrenia.Methods:theclinicaldataof76patientswhoreceivedthefirstdiagnosisofschizophreniaattheageof40yearsfromOctober2015toOctober2016inourhospital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eclinicaldataofthepatientswithCCMD-2-Rcriteriaforschizophrenia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Results:late-onsetschizophrenia,morewomenthanmen,themajorityofloweducationallevel,withacuteorsubacuteonsetischaracterized,delusionalandparanoid,rare,paranoidtype44cases,undifferentiated24,8casesoftensiontype.Extrapyramidaladversereactions,singledrug,themajorityofperphenazine,followedbysulpiride,chlorpromazineorclozapine,goodcurativeeffect,48caseswerecured,17casesofsignificantprogress,progressin11cases.Conclusion:theclinicalsymptoms,treatmentandprognosisoflate-onsetschizophreniaareregular,andshouldbepaidenoughattentionto.

Keywords:late-onsetschizophrenia;clinicalfeatures;analysis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一般系指40岁以后初次发病者,在CCMD-2-R中被归人其他型之列。本文收集我院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符合晚发性精神分裂症7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以总结防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与住院患者76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晚发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年龄:40~55岁47例,55岁以上29例。职业:农民45例,工人19例,干部6例,无业6例。文化程度:文盲20例,小学28例,初中19例,高中5例,大专以上4例。婚姻:已婚51例,离异14例,丧偶11例。起病形式:急性起病36例,亚急性起病32例,慢性起病8例。有诱因者23例,无明显诱因者53例。病前性格内倾者32例,外向性格14例,中间型30例。有精神病阳性家族史5例,其中一级亲属3例,阴性家族史者1例,有明显发病诱因1例。精神症状有幻听31例(其中9例耳聋),早期失眠16例,拒食违拗1例被害妄想3例,嫉妒妄想、行为紊乱各1例.自言自语14例,焦虑、自杀行为各3例,冲动12例,幻嗅11例。

1.2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和发病前性格,家族史、发病形式、发病症状、病程及住院天数等因素。

1.3观察指标

若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则表示患者的思维严重松弛,缺乏思维内容,并且常会出现思维中断以及强制性的思维,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易被动、被控制,容易产生幻觉或一些荒谬的妄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情感淡漠,意志明显减退,行为怪异、愚蠢。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交由专业人员进行数据统计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X检验,各数据差异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作为临床判断标准

2.结果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女性多于男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以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为多,幻觉妄想为特征。临床分型,偏执型多见,偏执型44例,未定型24,紧张型8例。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多,单一用药为主,多数为奋乃静、舒必利,平均剂量17.5mg/日,其次为氯丙嗪或氯氮平,平均剂量2.4mg/日,近期疗效好,痊愈48例,显著进步17例,进步11例。

3.讨论

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具有女性多见、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妄想多见、偏执型居多、入院前未作治疗者较多等特点,其中文化程度低可能与历史教育背景有关。病因学方面,与年龄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如退休、经济困难、丧偶或躯体功能下降可促使晚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且以女性病例居多。较早发病例视幻觉、触幻觉和嗅幻觉、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及第三人称评论性、谴责性幻听多见,思维形式障碍、情感平淡或迟钝少见。其中妄想主要以被害妄想为主,其发生率为85%,妄想对象多为亲属及周围熟人。有学者认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以幻觉、妄想为主要特征,可能与这类患者人格结构较为健全,防御代偿机制相对完善有关。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自杀意念,部分患者有躯体症状,这与老年人的心理特症,特别是情绪改变有密切关系。

精神分裂症患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临床对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并没有准确的针对措施,只是通过简单的镇定药物进行治疗,然而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并不能达到明显的治疗效果。又由于往返不便、病程较长等原因,单纯采用门诊治疗也存在诸多弊端,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本研究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型,并针对患者的发病起因与症状进行用药治疗,在使用药物治疗对应注意用药原则,也要足量、足疗程,有些药物治疗低效的患者和急性期患者推荐合用电抽搐治疗,有效提高临床对精神分裂病症的治疗效果,减少用药不当出现的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综上所述,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及发病过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多见于老年人,同时多见于女性、文化程度较低、病程较长、多有妄想症,多数为首次治疗。主要表现为类似精神分裂的妄想症为主,人格与智力不会改变和衰退,用精神药物来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达到较好的效果,长期服用,可控制精神分裂症状。

参考文献:

[1]刘丽华,孙平,李吉祝.304例早发与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S1:9-10.

[2]刘娜.早、晚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152-153.

[3]梁家騋,杨红梅,王成美,宁静,王学燕.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