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沟通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探讨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沟通技巧

马延霄

马延霄

佳木斯市中心血站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的沟通技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血站献血青少年共计500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言语沟通技巧、人文关怀、预防突发事件和全局掌控意识等,调查患者献血满意率,通过一年随访调查得出重复献血率。结果血站选取的500名青少年献血者均献血成功,且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满意498例,总满意率为99.6%,且青少年献血者感觉较好,经一年随访后重复献血2~3次青少年412例,重复献血率为82.4%。结论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通过沟通技巧与青少年献血者良好、有效沟通,能够消除青少年献血者的献血恐惧感和紧张感,提高青少年献血者愉悦感,有利于其顺利献血的同时,重复献血率在青少年中明显提高。

关键词:采供血护理人员;青少年献血者;沟通技巧

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communicationskillsbetweenblooddonorsandblooddonors.Methodsatotalof500blooddonorswereselectedfromMay2017toDecember2017,andtheirclinicaldata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roughspeechcommunicationskills,humanisticcare,preventionofsuddeneventsandoverallcontrolconsciousness,thesatisfactionrateofblooddonationwasinvestigatedandrepeatedcontributionwasobtainedthroughoneyearfollow-upsurvey.Bloodrate.Resultsallthe500youngdonorsselectedfromthebloodstationweresuccessfulinblooddonation,andtherewerenoadversereactionsinthewholeblooddonationprocess.498casesweresatisfied,thetotalsatisfactionratewas99.6%,andtheyoungdonorsfeltbetter.Afteroneyearfollow-up,412casesofrepeatedblooddonationwererepeated,andtherateofrepeatedblooddonationwas82.4%.Conclusionbloodsupplyandbloodnursingstaffcancommunicatewithyoungdonorswellandeffectivelythroughcommunicationskills.Itcaneliminatethefearandtensionofblooddonationofyoungdonors,improvethepleasureoftheyoungdonors,andhelptheirblooddonationsmoothly,whiletherateofrepeatedblooddonationisobviousintheyoungyears.Improve.

[Keywords]blooddonors;youngdonors;communicationskills.

當下,献血在社会中越来越常见,且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是,由于青少年献血者对献血知识了解程度不够,献血前常会产生诸如焦躁、紧张等不良情绪[1-2],影响采血工作顺利进行,而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通过沟通技巧与青少年献血者良好沟通,有效的沟通能够将血站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类信息进行获取,还能够增进与青少年献血者之间的关系,青少年献血者满意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复献血率,对于稳定、扩大献血队伍来说起到积极的作用和影响[3-4]。本研究针对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沟通技巧进行探究,具体报道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7年12血站献血青少年500名,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58名,女242名,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23岁,平均年龄(20.06±1.47)岁,文化水平方面,在校学生366名、社会青年134名,所有青少年献血者文化水平均在高中及以上,所有青少年献血者均为主动无偿献血。

1.2方法

首先,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使用言语沟通技巧,采血前应对青少年献血者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为体重、血压等健康情况,与此同时,告知青少年献血者相关注意事项、基础知识及献血常识,观察献血者静脉血管和皮肤情况,是否存在血液传染病[5],详细询问并观察青少年献血者是否进食,若无进食则可继续献血。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应通过言语沟通技巧,与献血者进行积极、良好的沟通,了解并掌握青少年献血者的兴趣、喜好,更加便于后续沟通,且沟通方式应相对委婉,切忌过于直白影响沟通愉悦感和舒适感。另外,由于青少年对献血认知的局限性,易出现认为自身献血后影响自身身体健康,在这种情况下,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应向青少年献血者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6],告知青少年献血者每人每年献血2次且每次献血在200~400ml之间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其次,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使用人文关怀,应用在青少年献血者方面来说,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献血者以往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积极了解其对献血的心理认同性,站在青少年角度思考问题,同时,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采供血无菌操作要求,在静脉穿刺技术的引导下实施操作和护理,整个采供血过程应确保动作轻柔、熟练,通过聊天、播放音乐等方式放松青少年献血者心情,最大限度上减轻疼痛感。同时,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能和素质,青少年献血者通过观察护理人员工作过程潜移默化的予以自身暗示,减轻献血压力和紧张感。待青少年献血者采血工作结束后,护理人员应表达对其关心和敬意,并予以其后续健康指导,告知青少年献血者当日禁止淋浴并适当休息。良好的人文關怀沟通技巧能够缓解青少年献血者压力的同时,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及献血者满意度。另外,针对身体素质未达到献血标准但献血积极性极高的青少年来说,护理人员应委婉拒绝,不可留下任何继续献血希望及可能性,保证青少年健康,并告知青少年在身体健康情况下方可献血。

最后,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提高预防突发事件和全局掌控意识,一般来说,在青少年献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诸如昏厥等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提高自身对突发事件的预防能力和反应,血站应积极做好预案等相关工作,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采取正确的方式予以处理,及时稳定青少年献血者的身体状况,保证健康状况不受影响,且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及时、专业的应急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稳定其它青少年献血者情绪。与此同时,血站应采用奖励机制方式充分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采供血质量得以明显提高,青少年献血者能够更加顺利的献血。

1.3观察指标

对青少年献血者献血满意度进行调查,共计100分,0~60分为不满意,61~85分为一般满意,86~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待一年随访结束后,记录青少年重复献血例数及重复献血率[8]。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先用Excel2010进行录入校对,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站选取的500名青少年献血者均献血成功,且在整个献血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满意498例,总满意率为99.6%,且青少年献血者感觉较好,对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满意度均较高,经一年随访后重复献血2~3次青少年412例,重复献血率为82.4%。

3讨论

我国于1998年颁布《献血法》,此后,国内各个地区的献血点及血站中心的数量大幅度提高,血液储备量也随之不断增多,极大的缓解了以往供血资源紧缺的现状。而在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沟通技巧尤为关键和重要,沟通技巧下的沟通更具亲切性,是确保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的关键和重点,只有在更加明确血液采集和健康教育信息,才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献血者的思想和感情,帮助献血者建立心理防线,做好献血准备,便于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采集血液。一般来说,青少年献血者由于其年龄相对较低,社会阅历不足,对献血了解程度不够,极易产生不安、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应予以青少年献血者关心和关怀,确保青少年在更加充分理解基础上,提高其献血光荣感和荣誉感。另外,青少年群体在献血群体中占有较大比重,这是由于青少年的身体状况相对较好,血液质量较高,更适宜献血,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青少年均可献血,部分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并未重视自身健康,导致其血液质量相对较低,如此时献血,极易导致青少年健康问题,护理人员在其中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告知青少年多食用水果、蔬菜、高蛋白物质[15-16],保证充足睡眠,严禁吸烟饮酒等不良行为,待身体健康达标后可进行献血。在沟通技巧下能够让采供血护理人员与青少年献血者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利于沟通和交流,进一步利于顺利采血,从而提高青少年献血者满意度,使其更加轻松愉悦的完成献血。实验结果显示,青少年献血者均献血成功,无不良反应发生,总满意率为99.6%,重复献血率为82.4%,可见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在沟通技巧下献血成功率及青少年满意率较高,同时重复献血率也较高,充分体现血站以献血者为中心的服务态度。

综上所述,血站采供血护理人员予以青少年献血者沟通技巧利于融洽关系,减轻青少年献血恐慌,从而顺利完成采血工作,实践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高振玲.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的方法及其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8):9-10.

[2]李云国.探讨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60-262.

[3]刘燕.中心血站采血护理人员与青年献血者沟通技巧体会[J].包头医学,2015,39(3):180-181.

[4]梁洁贞,卢少芬,陈存意,等.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3):151-153.

[5]朱迎春.浅谈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心理与护理对策[J].临床研究,2016,24(10):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