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观察

黄颖

黄颖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00120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疗法治疗癌症疼痛的疼痛缓解情况。方法:62例癌症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三阶梯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疗效良好,优于单独使用三阶梯药物治疗。

关键词:癌痛;针灸疗法;三阶梯药物疗法

癌性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1],因各种原因使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2]。中晚期肿瘤大多出现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用于癌痛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药物镇痛,药物镇痛采用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方案[3],但是镇痛药物因其有成瘾性与胃肠道不良反应等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使用有限制。笔者采用针灸联合三阶梯药物治疗癌痛,观察其镇痛作用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2例均为2015年5月-2017年4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灸联合三阶梯止痛组(治疗组)31例,其中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9.75±2.33)岁;病程(1.22±0.78)年;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11例。三阶梯止痛组(对照组)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86±0.02)岁;病程(2±2.23)年;中度疼痛19例,重度疼痛12例。2组患者均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均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以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恶性肿瘤。

疼痛症状分级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4]。3分<VAS≤6分为中度疼痛,6分<VAS≤10为重度疼痛。

1.3排除标准

有关非癌性疼痛,或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如心、肾功能衰竭等)

年龄在18岁以下者;

有智力障碍或意识障碍者,自身不能进行疼痛评价者

2治疗方法

2.1三阶梯止痛组

对中度疼痛采用盐酸曲马多胶囊(德国格兰泰有限公司生产)50mg口服,6小时一次;重度疼痛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北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口服,12小时一次。治疗中随疼痛加重而增加药物剂量。

2.2针灸联合三阶梯止痛组

在三阶梯止痛组的基础上加上针刺治疗。具体方法为:(1)取穴:以耳神门、内关为主穴,以跳神为主,配合原发病灶和具体疼痛部位配用相应的配穴及背俞穴。肺癌疼痛:合谷、侠白、孔最、足三里。肝癌疼痛:阳陵泉、太冲。乳腺癌:合谷、乳根、水分。胃癌疼痛:中脘、足三里、支沟。(2)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75%的酒精溶液于皮肤消毒后,使用“承臻”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为O.25x75mm,各穴采用双手进针法,以得气为度,每次留针30分钟,7天为一疗程。

3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数字分级法作为疼痛的评价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显效:疼痛减轻2级及以上者;有效:疼痛减轻1级者;无效:疼痛未减轻或加重。治疗前评价一次,治疗后再评价一次,7天为一疗程。

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l7.O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确认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癌痛的发生多因癌灶发展压迫邻近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缺血、坏死,细胞侵入、渗透(或浸润)到胃、肠黏膜下层、肌层淋巴管;癌细胞发生转移病变,侵入血管、骨和其他脏器,产生癌栓、梗塞和病理性骨折。癌痛具有发作持续时间久、反复发作、难以忍受等特点。药物治疗以WHO推荐的止痛三阶梯法配合按需给药,但实际效果欠佳,虽然吗啡的应用能提高镇痛疗效,但因其易成瘾、副作用大而受到限制。针灸治疗因其操作简单、有一定的疗效、创伤少、副作用少等特点而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促进内啡肽释放并上调阿片受体敏感度[5],抑制内源性致痛物质产生[6],干预MAPK信号转导通路[7],抑制痛觉敏度[8]等。临床上治疗癌痛多以综合治疗为主,大部分的综合治疗是在止痛三阶梯的基础上配合其它治疗,一方面可以提高疗效,一方面可以抵消药物的部分副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贤镒,沈雪勇.针灸缓解老年癌痛的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966-968.

[2]徐建国.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0(2):113-119

[3]LiXM,CiuDQ,WuHr;etal.Controned-releascoxycodonealoneorcombinedwithgahapentinformanagementofmalignantneuro-pathicpain[J].ChineseJCancerRes,2010,22(1):80-86

[4]李仲廉,安建雄,倪家骧,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80.

[5]FANGJQ,JIANGYL,QIUSC,etal.Involvementofpe-ripheralbeta-endorphinandmu,delta,kappaopioidrecep-torsinelectroacupunctureanalgesiaforprolongedinflamma-torypainofrats[J].EurJInflam,2013,11.

[6]方剑乔,刘芳,邵晓梅,等.电针对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的抗炎效应及对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7,32(4):224-228.

[7]LIANGY,FANGJQ,DUJY,etal.Effectofelectroacupunc-tureonactivationofp38MAPKinspinaldorsalhorninratswithcompletefreundsadjuvant-inducedinflammatorypain[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2012,12(8):1-6.

[8]JIANGYL,YINXH,SHENYF,etal.Lowfrequencyelectroacupuncturealleviatedspinalnerveligationinducedme-chanicalallodyniabyinhibitingTRPV1upregulationinipsilateralundamageddorsalrootgangliainrats[J].EvidBasedCom-plementAlternatMed,2013,2013:1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