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年邵阳武冈市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2013—2016年邵阳武冈市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欧文波

武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武冈422400

摘要:目的:探讨2013年至2016年邵阳武冈市麻疹疑似病例实验室检测情况。方法:2013年至2016年,武冈市疾控中心在接到辖区各医院接诊麻疹疑似病例的通知后,由免疫规划科派专业的采样人员及时到现场采样,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在2013、2014年度居较低水平,2015、2016年度大幅增加,各年度阳性率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73,P<0.05)。2013-2016年麻疹发病率均高于2012年国家提出的麻疹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的控制目标。每年度各月均有麻疹IgM抗体阳性报告,但以4、6至8、11月居多,为报告高峰期。<8月龄,8月龄至5岁2个年龄组有最高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各年龄组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85,P<0.05)。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无免疫史者,但有免疫史者也会发病,表明有免疫接种质量低和漏种等问题的存在。结论:卫生部门需重视麻疹免疫接种和强化接种工作的开展,加大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控的力度,在高发月份积极加强防范,以降低暴发流行风险。

关键词:麻疹;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麻疹为临床常见且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感染麻疹病毒所致。本病在人群中具普遍易感性,患者以急性体温增高、出疹为特征,可诱导神经系统、呼吸道等多种并发症发生。近年来,受环境变化等多因素影响,麻疹疫情在我国有所回升,如何有效控制及消除是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1-2]。而行全面、细致的实验室检测,可为麻疹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以2013至2016年邵阳武冈市麻疹疑似病例为探讨对象,对实验室检测结果展开回顾,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2013年至2016年,武冈市疾控中心在接到辖区各医院接疹麻疹疑似病例的通知后,由免疫规划科派专业的采样人员及时到现场采样,其中所收集的血清标本送至中心实验室,行风疹IgM抗体和麻疹IgM抗体检测,咽拭子标本送至邵阳市CDC行麻疹核酸检测;采样均依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规范开展。检测仪器使用为RT-2100C酶标分析仪和RT-3100全自动洗板机均为深圳雷杜生命科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检测试剂使用的试剂盒均由珠海海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均在有效期内。

1.2方法

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捕获法,严格依据WS296-2008《麻疹诊断标准》、WS297-2008《风疹诊断标准》、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麻疹IgM抗体判断标准:阳性:样品OD值/阴性对照OD值(S/N)≧2.1;风疹IgM抗体判断标准:阳性:样品OD值≧临床对照平均OD值。

1.3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数资料实验室指标对比情况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3-2016年,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共检测出419份,其中风疹IgM抗体阳性89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74份。麻疹IgM抗体阳性率在2013、2014年度居较低水平,2015、2016年度大幅增加,各年度阳性率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73,P<0.05)。而风疹IgM抗体阳性率各年度对比差异不明显(χ2值=0.196,P>0.05)。见表1。

表1疑似麻疹病例检查结果

3讨论

依据《全国麻疹监测方案》(卫生部制定)规定,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IgM抗体阳性者,即为确诊病例。本次研究2013-2016年,邵阳武冈市风疹IgM抗体阳性89份,麻疹IgM抗体阳性174份,分别占21.24%、41.53%,提示防控形势仍较为严峻。风疹属一种丙类传染病,其有同麻疹相似的症状,可干扰到临床对麻疹的诊断,故针对疑似麻疹病例,需同时行风疹IgM、麻疹IgM抗体检测,以降低误诊风险[3-4]。

就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检出年份而言,在2013、2014年度居较低水平,2015、2016年度大幅增加,各年度阳性率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73,P<0.05)。2013-2016年麻疹发病率均高于2012年国家提出的麻疹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的控制目标[5]。提示卫生部门需始终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加强麻疹免疫接种和强化接种工作的执行力度,避免麻疹发病率出现波动的情况,降低麻疹发病率。从发病时间而言,每年度各月均有麻疹IgM抗体阳性报告,但以4、6至8、11月居多,为报告高峰期。与气候条件有一定相关性,气温持续升高,或升高延缓,空气较为湿润,为麻疹传播创造了条件,故在高峰月份,需积极行监测和控制。就发病年龄而言,<8月龄,8月龄至5岁2个年龄组有最高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各年龄组具统计学差异(χ2值=2.185,P<0.05)。另外,就免疫接种史而言,麻疹IgM抗体阳性率最高的是无免疫史者,但有免疫史者也会发病,表明有免疫接种质量低和漏种等问题的存在。<8月龄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高,儿童计划免疫方案中,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接种时间为出生8个月,胎传抗体滴度居较低水平,不能维持至接种月份。另外,8月龄至5岁虽有较高的免疫接种率,但麻疹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仍居较高水平,同初种后抗体未达保护水平或初种不及时相关,故幼儿为易感人群,需加大防范力度。同时,也需积极开展其它年龄段的免疫接种工作,以起到全面防控麻疹的作用。

综上,卫生部门需重视麻疹免疫接种和强化接种工作的开展,加大对易感人群进行监控的力度,在高发月份积极加强防范,以降低暴发流行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桂芬,石婷婷,任美玲,等.2012年广州市越秀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5):940-943.

[2]曾健君,刘燕,杨剑英,等.2012-2014年惠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检测结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6):36-39.

[3]徐萌杰,祁美荣,蔺权德,等.2015年鄂尔多斯市麻疹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10):1465-1466.

[4]王国玲,郭鹏娟,杨波,等.2007-2010年广州市珠海区疑似麻疹风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1,11(9):1086-1087.

[5]刘曙光,王立芹,赵保刚,等.2004-2015年河北省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5,31(11):153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