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孟玉卉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观察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据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运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收入ICU时间,转运危象发生率、转运延迟。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收入ICU时间要比对照组时间短,P<0.05,转运延迟和转运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脑卒中患者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而且还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可以有效减少转运延迟、危象产生率。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脑卒中;应用效果

急性脑卒中致残率高,病死率也极高,多数患有急性脑卒中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属带来沉重负担,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负担,当前在临床上,针对急性脑卒中患者依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大多数都采用手术或溶栓的进行治疗,当患者进入急性期,对患者的护理管理需要有所加强,预防脑疝等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急诊护理路径是一种建立在时间基础之上的护理措施,该方法贯穿于急诊全程,本身具有及时、预见、规范等特点,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是(67.22±2.11)岁。观察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是(67.28±2.30)岁,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中可以看出,因P>0.05,所以两组存在的差异没有分析价值。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的是急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而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1)院前救治患者

通过急救电话,对主诉进行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推测病情,指导患者自救,或指导家属治疗,如将发病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患者误吸,将患者上衣敞开,避免家属情急之下随意给药,之后进行三方协作。达到现场之后,立即抢救,同时做好评估,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瞳孔变化进行观察,低流量吸氧,最后安排运输。救治时,若患者意识尚在,需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给予患者镇静药物;若患者患有低血压、呼吸衰竭,立即抢救,切开患者气管,给予患者溶栓和吸氧;若患者出现舌后坠情况,需应用开口器拉开舌头钳,建立静脉通道。在转运时,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需及时记录,做好血样采集和分泌物采集,同时还要做好输液管理,联系院内急诊科,准备手术设备和药品。

(2)自行送院治疗患者

针对自行送院患者,需第一时间处理患者的休克与低血压,然后将患者送入影像科进行二次检查,确定患者病灶位置,若患者出现呼吸不畅,需立即切开患者气管,给予患者机械辅助通气,若患者颅内压升高,需立即给患者佩戴冰帽[2]。

1.3统计学处理

将观察组与对照组,共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数据输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收入ICU时间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运用t进行检验,转运延迟和转运危象以率表示,运用x2进行检验,P<0.05,统计学产生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收入ICU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收入ICU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的具体情况如下:观察组3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20.13±0.14)d,收入ICU时间(18.25±3.51)h;对照组30例患者的住院时间(25.23±1.90)d,收入ICU时间(23.11±6.93)h。t1=46.3661、P1=0.0000;t2=21.0905、P2=0.0000,

2.2两组转运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转运延迟为2(6.67%),转运危象是3(10%);对照组的转运延迟为11(36.67%),转运危象是10(33.33%),由数据可见,P<0.05,统计学讨论意义产生(x21=7.9542,P1=0.0047;x22=4.8118,P2=0.0282)。

3.讨论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老年人众多疾病危害中,脑卒中已成为重要的危害疾病,致残率极高,病死率也相当严重。急性脑卒中具有发病快、进展快,若患者没有在短时间内得到抢救,会对患者要造成生命危险,甚至死亡。所以,科学、有序的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救治时,需在传统急救护理方式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改变,使其能够更加完善,可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急诊护理路径的实施,其根本目的是为患者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经过一系列急救措施的实施,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患者送往医院。维护患者生命,需完善急救系统,缩短对患者的检查时间,有效保证抢救过程中的有序与连贯,缩短对患者的急救时间。此外,为有效实施急诊护理路径,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急救手段,正确评估患者病情,为有效救治患者创造时间,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的是急诊护理路径护理,而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收入ICU时间都比对照组时间短,转运延迟、危象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此次结果与王晴晴[3]文献中各项指标对比情况类似,表明急诊护理路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救治急性脑卒中患者时,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还能够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除此之外,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减少进展性脑卒中转运延迟与危象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丽燕,杨红叶.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2,34(7):940-941.

[2]倪英女,陈锦秀,杨萍等.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13):98-99.

[3]王晴晴.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