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研究

钱栋

钱栋

江苏省苏州平江医院215000

摘要:目的:分析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给予对照组行牵引法治疗,给予研究组行牵引和推拿的联合疗法,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JOA、VAS评分。结果:①研究组中40例患者显效(80%),9例患者有效(18%),1例患者无效(2%),总有效率是98%;对照组中28例患者显效(56%),6例患者显效(12%),16例患者无效(32%),总有效率是68%;②研究组患者的JOA评分及VAS评分分别是72.8±1.3、4.1±1.1,而对照组的JOA评分及VAS评分分别是55.1±3.8及6.4±1.9。结论:牵引与推拿的联合疗法,临床疗效较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牵引;推拿;腰椎间盘突出;可行性研究

本文主要分析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本院50例腰椎间盘的突出症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检查诊断,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是12例,女性患者是1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0.1±1.5)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1.0±2.4公斤,病程是7至30天,平均病程是14.8±1.3天;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是13例,女性患者是12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9.8±2.8)岁,体质量60~80公斤,平均体质量是70.4±1.6公斤,病程是6至33天,平均病程是15.1±2.2天。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即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行常规牵引治疗方法,10天1个疗程。

牵引结束后给予研究组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患者呈俯卧体位,双手放在床两侧,治疗医师站在床的左侧。首先,掌根处按压患者足太阳的膀胱经,从背部到小腿,每个穴位按压三遍;用拇指及食指沿着华佗的夹脊穴等穴位按压两遍;通过拇指进行腰部肌肉的分筋手法,采用拇指点压法对委中、承山、八髎穴、腰骶关节等穴进行点压;使病人呈侧卧位,开始腰椎侧扳,发生轻微弹响较好;处卧侧位,进行下肢展筋伸踝屈髋伸膝。每次时间20到30分钟,每天一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JOA、VAS评分。

1.4数据分析

将2组患者的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JOA、VAS评分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JOA、VAS评分是计量资料,应采用t检验,而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计数资料,应采用卡方检验。若组间的P值小于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

3.讨论

腰间盘的突出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黏液样的改变、纤维环的破坏及髓核失水,进一步使得髓核突出,而突出物会刺激或压迫周围的脊神经根,从而患者发生下肢酸麻及腰腿部的疼痛症状。

腰椎牵引可以有效改善解剖位置的异常,帮助拉开患者椎小关节,扩大患者椎间孔,使其椎体间产生一定负压效应,进而降低了椎间盘的内压,增加了后纵韧带张力,使得腰椎间盘的突出物位置发生了转移或者变形,从而缓解患者神经根、脊髓和血管间毗邻关系,从而缓解了患者的肌肉痉挛,减轻了患者症状。推拿治疗可以活血止痛、消除痉挛及解除神经压迫。两种方法的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良好的疗效,能缓解腰部肌肉的痉挛和肌群紧张,使患者局部的皮温升高,改善了患者局部的组织循环,促进了气血通畅。

本研究发现,①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②研究组的JOA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经过数据的分析可得,差异均存在一定的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

总之,牵引与推拿的联合疗法,临床疗效较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晟.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198-199.

[2]朱君君.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03):149-150.

[3]徐超,俞国旭,张跃.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07):1081-1083.

[4]林永明.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07):26-27、48.

[5]王斌.牵引推拿并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