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王莉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3017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其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6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33例应用常规非语言沟通护理,研究组3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比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94%,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5.76%高,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8.7±2.4)分高于对照组(85.9±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患者满意度高,生活质量改善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急诊护理;满意度

急诊是医院重要的救治场所,患者病情危重,且多数患者需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导致其语言表达存在不同程度障碍[1]。随着人们护理对健康意识的看重,人们对临床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质量是保证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沟通则是改善护患关系的关键,对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2]。常规非语言性沟通在临床和患者交流中,因语言习惯不同,沟通障碍多,增加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常规非语言性沟通进行改进,对改善护患关系极其关键。为探究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对其满意度的影响,本次研究对66例急诊患者分组观察,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研究对象:66例急诊患者,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范围14-65岁,平均年龄(35.7±2.8)岁;研究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范围17-68岁,平均年龄(36.1±2.4)岁,所有患者意识清醒,表现为暂时性语言交流障碍。资料数据对比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非语言性沟通,即通过触摸、眼神、书写、面部表情、手势等方式,判断患者表达意图,或者根据患者拍床、摇护栏等引发护理人员的注意,与患者进行交流。

研究组患者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护理,即在常规非语言沟通基础上,对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进行改进,具体如下:(1)以急诊护理的特点为基础,护理人员制定护患沟通图手绘,即通过画笔将人体器官、部分等用阿拉伯数字、文字、拼音等进行标记,使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均可以理解该图涵义,在护理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问题指向自己可以理解的标记处,从而使护理人员可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沟通和护理。(2)对急诊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可以针对患者的面部表情、眼神等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评估,对于文化程度高,识字认字患者,可以为患者提供纸笔,通过文字进行沟通。(3)借助外界工具对非语言性沟通改进,例如,对于儿童,结合儿童自身爱动、爱玩等特点,可以利用会发声音的玩具,通过发音次数进行沟通,以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

1.3指标标准判断

满意度评估标准:当急诊患者转为普通病房后,病情稳定后,对患者(语言障碍患者由患者家属替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估,以评分制判断,共100分,分级如下:满意(评分>70分)、较好(评分范围40-70分)、不满意(评分<40分),满意率=满意率+较好率[3]。

生活质量评分标准:用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技术、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估,共100分,如果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好,则综合评分高[4]。

1.4统计学方法

SPSS24.0统计学软件用于数据的整体分析,用(x±s)、(%)分别对计量、计数资料表示,实施t检验、X2检验,用P<0.05表示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94%,比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5.7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3,P<0.05),数据如下。

表1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n,%)

2.2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8.7±2.4)分高于对照组(85.9±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7,P=0.001<0.05)。

3讨论

急诊是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在急诊救治的患者因病情严重,多需要采取呼吸机、气管切开等治疗,虽然部分患者意识清楚,但是会出现暂时性语言交流障碍,增加了临床护理的难度。

由于急诊患者存在语言交流障碍,临床多采取非语言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常规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主要采取眼神、手势、面色观察等评估患者表达意图,但该方式缺乏针对性,未充分考虑患者的差异性,影响护理效果[5]。对非语言沟通方式进行改进,主要以患者的文化程度、年龄、个体差异等为基础,制定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方案,提高非语言沟通的技巧,对护患之间的沟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改进非语言沟通技巧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对急诊患者病情特点、患者的文化差异、年龄差异等,采取符合实际的沟通方式,不仅改善了护患关系,还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提高了沟通技巧,使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均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用于急诊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生活质量改善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龚莉庆.改进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之路,2017,10(10):187-188.

[2]钟爱民.使用非语言沟通的急诊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0(2):137-138.

[3]韩兴杰.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改进应用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母婴世界,2016,12(15):164-165.

[4]张月平.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84-284.

[5]牛辉.非语言交流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34-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