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军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84例脑卒中偏瘫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西医康复方式,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结果: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运动情况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患;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临床效果

由于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是致残率却逐年上涨,大部分患者会丧失劳动力,还有一部分患者甚至为重度致残,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康复治疗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所在,并且越早进行康复治疗,患者的致残情况的发生率越小,因此,为了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84例脑卒中偏瘫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岂止时间为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研究的患者例数共8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卒中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CT和MRI进行检查确诊,并且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情况,患者的临床资料见表1.

1.3方法

1.3.1对照组,本组患者实施常规的西医康复护理方案,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康复方案,患者偏瘫的患者其行动不便,所以由很容易产生焦躁、抑郁、烦闷等消极心理。医护人员需要及时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对应的心理康复计划,慢慢的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1]。(2)运动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首先,活动患者的大关节,幅度由小到大,直到可以完全屈伸,随后在活动小关节,运动量要在患者的承受范围内,如果患者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应及时的停止锻炼。先进行床上运动,随后进行站立训练,然后在指导患者行走,逐渐的加强锻炼时间以及力度。(3)语言功能康复护理,越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效果越好,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沟通的渠道,如果患者不能讲话,应制作一些沟通的卡片,或者可以通过写字、肢体动作来完成说话的内容[2]。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1)中药治疗,中风病分型标准分为风痰瘀阻证、气虚络瘀证及肝肾亏虚证。分别给予解语丹、补阳还五汤及左归丸合地黄饮子治疗。每日1剂,每次熬煮150ml,分早晚二次服用。(2)针灸康复治疗,将根据穴位刺激,醒脑开窍并辩证配穴。如肝肾亏虚再走穴位时加上肝俞、肾俞、心俞、太溪、太冲等穴;痰热肺实属于瘀血阻络,加膈俞、血海、三阴交、内关等穴位。消毒后用一次性毫针留针,每隔10min提捻一次,200次/min,每针捻转60s。针灸/次,连续针灸12周,同时还可进行头皮针灸,头皮针施针区域为额中线、病侧颞前线或后线,去一次性消毒毫针快速刺入,进针深度约为1.2寸,提捻后,接通电子脉冲治疗仪观察,可选取200/次min连续波形治疗,每次头皮针灸留针时间为30min,1d/次,总疗程为3个月[3]。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情况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p<0.05)见表2.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情况,(p<0.05)见表3.

2.3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态度的满意度为,(p<0.05)见表4.

3讨论

脑卒中又称为脑中风,是一种突然性的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疾病,发病人群多集中在中老年人,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引起该疾病的原因较多,主要的高危因素可能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肥胖等有关,并且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头晕、恶心、肢体不灵活、一侧肢体麻木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意识、语言等障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同时该疾病的临床症状可能会持续时间较短,但是反复发作,一般会自行缓解,还有一部分患者的发作时间较长,可能会达到数十天,最后不断恶化,脑部出现明显的梗死,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脑卒中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而偏瘫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出现语言障碍、运动障碍等情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是通过对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同时辅以中医的针灸以及重要治疗,以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在中医学中引起脑卒中的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衡、气血乱逆、上犯于脑,因此,在常规西医语言康复、锻炼康复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辩证康复方案,结合针灸和中古治疗偏瘫方法,可有效的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疏通经络等效果,有助于调节机体阴阳和气血失衡,促进患者偏瘫患肢的恢复[5]。

通过本文研究可得出,康复组在生活质量、运动情况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偏瘫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谢佳宏,杨志新,刘永平,等.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3):102-103

[2]冯莉,王益平,周洁.中药熏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观察[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36(5):523-525.

[3]张继荣,吴霜,黄宇,等.规范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伴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5):374-376.

[4]陈红霞,谢仁明,谢雁鸣,等.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6):630.

[5]邱雁飞.序贯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干预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4,18(2):39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