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对于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对于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分析

金建国

抚顺市中医院辽宁抚顺113008

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的应用价值,并对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健康受检人员66例,分组方法依据随机法为基准。运用普通玻璃管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参照组,运用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33例受检人员为研究组,最后比对各项生化指标结果。结果:经不同采血管后,研究组Glu、AMY、CK水平与参照组进行比对,组间差异产生,呈P<0.05。另外,比对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人员的K+、Ca2+、TP和ALP等指标,组间差异未产生,呈P>0.05。结论:检验结果中实施血清分离胶可以使血液稳定性显著增强,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检验结果;血清分离胶;生化指标

分离血清既往的方法以手工法为主,其不仅有较大的工作量,同时存在较长的血块收缩时间,实施生化自动分析仪会严重影响检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取样精准性降低,甚至发生堵塞采样针,从而影响结果和测定速度。近年来,血清分离方法呈多样性,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为分离胶真空采血管[1]。鉴于此,此研究选择我院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健康受检人员66例,对其实施普通玻璃管采血管和分离胶真空采血管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1.受检人员信息与方法

1.1受检人员的资料

此次研究抽取的健康受检人员66例其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依据随机分组方法的原则均分两组,即研究组、参照组。研究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20例、13例,年龄区间分布在22至49岁之间,经计算后为中位年龄为(38.77±6.46)岁。参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为18例、15例,年龄区间分布在24至51岁之间,经计算后为中位年龄为(39.77±6.82)岁。将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人员的临床资料输入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组间差异呈P>0.05,数据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研究组受检人员血液采集以分离胶真空采血管为主,在采集12小时前需告知其禁食和禁水,确保处于空腹状态。次日凌晨对其静脉血进行采集,标本量为2ml,随后分离血清,时间为15分钟[2]。

参照组受检人员血液采集以普通玻璃管采血管为主,在采集12小时前需告知其禁食和禁水,确保处于空腹状态。次日凌晨对其静脉血进行采集,标本量为2ml,随后在适宜温度下放置,分离血清,时间为30分钟。在此期间,两组受检人员使用的采血管需确保在干燥和无杂质状态。待完成检测后需将血清在低温度的条件下放置,检测时间分别为0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最后对其稳定性进行统计。

1.3指标的判定

经不同采血管采血后,对其Glu、AMY、CK、K+、Ca2+、TP和ALP等指标进行统计。

1.4数据统计和检验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Glu、AMY、CK、K+、Ca2+、TP和ALP等各项生化指标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组间行T值检验,结果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则表示P<0.05。

2.研究结果

研究组、参照组受检人员分别采用分离胶采血管、普通玻璃采血管,Glu、AMY、CK指标经证实后差异呈P<0.05,比对K+、Ca2+、TP和ALP等指标,组间差异未产生,呈P>0.05,表1为具体数据,如下所示。

3.讨论

临床既往的采血检测方法以普通玻璃管为主,但是会致使结果存在诸多偏差,数据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近年来,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分离胶应运而生,该采血管的主要成分为:硅橡胶、疏水胶和碳氢化合物[3]。分离胶管内部含有促凝剂,其不仅可以快速凝固血液,同时可以将血液凝固时间显著减少。与此同时,血液标本无需在水域中放置,室温条件下仅仅需要15分钟,这样可以凝固血样本,随后进行5至10分钟的离心操作,可以将血清进行有效分离[4]。样本主要划分为以下三层,即血清层、分离胶层和血细胞层,每层的界面均保持平整,尤其是血清层,其较为清晰,无任何混杂物[5]。实施血清分离胶后血清不会在样本杯内吸至,可直接进行储存,随后利用仪器进行检测。

从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施血清分离胶后的Glu、AMY、CK指标与实施普通玻璃管经比对,组间差异呈P<0.05。比对不同采血管后的K+、Ca2+、TP和ALP等指标,组间差异未产生,呈P>0.05。该结果说明普通玻璃管在水域中放置会将细胞利用时间增多,使Glu含量显著降低。

综上研究可知,检验结果中实施血清分离胶可以使血液稳定性显著增强,从而为临床提供有利依据。

参考文献:

[1]代莉,苏适.应用血清分离胶与肝素锂血浆真空采血管采集血标本对急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100-102.

[2]洪清楚,刘丽雅.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25):3508-3509.

[3]张登峰.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的生化指标影响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6,14(9):134-134.

[4]张丽萍.血清分离胶对检验结果中生化指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34):66-67.

[5]孙艳.检验结果中血清分离胶对于生化指标产生的影响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