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中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中舒适护理的效果评价

陈辰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摘要:目的:评价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中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46例次,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2017年1月~2018年4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34例,纳入观察组,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计划外镇静剂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提升了护理质量,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好评。

关键词:高龄;永久心脏起搏器;舒适护理

在我国,每百万人口约20台,因技术的普及、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心脏起搏器植入年增长率高达15%。高龄人群多伴有心功能不全,是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主要人群。但高龄患者往往自护能力差,身体机能差,医学知识不足,对起搏器植入存在较大的顾虑,同时围术期也容易出现疼痛等不适,直接影响康复[1]。为进一步提升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治疗护理质量,医院尝试应用舒适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46例次,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70~91岁,平均年龄(77±5)岁。适应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2例、房室传导阻滞16例、其它8例。首次植入40例,起搏器更换6例。起搏器类型:单腔8例,双腔38例。被动电极38例,主动电极8例。2017年1月~2018年4月,医院高龄患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34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70~92岁,平均年龄(76±4)岁。适应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7例、房室传导阻滞12例、其它5例。首次植入32例,起搏器更换2例。起搏器类型:单腔6例,双腔28例。被动电极29例,主动电极5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适应证、起搏器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包括术前访视,评估术前准备情况,再次确认起搏器植入的要求,进行大小便训练,延期手术的对象,还需要进行基本的训练,术前1日,进行皮肤准备、药敏试验,必要时进行镇静之治疗。手术当日,再次进行状态评估,留置留置针,应用抗生素、镇静镇定药物。室内温度22~24℃,仰卧位,预热手术床到37℃,连接监护设备,低流量吸氧,护士配合医师做好切皮、植入等工作,术中进行病情监护,若需要患者配合,需要配合患者完成动作。术后梯度复温,心电图监护,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病房护士落实病情监护,评估植入的效果,早期尽量卧床休息,达到出院标准后,进行出院指导,告知起搏器自我管理的注意事项,各种并发症可能表现,出现问题及早复查,医嘱家属做好照料。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以舒适护理理念指导护理。

(1)躯体舒适:①主要针对疼痛,患者疼痛主要来源于留置针、手术切皮,需要重视无痛操作,术后切片医师会浸润麻醉,需要做好切口保护,避免触碰;②长期卧床引起的四肢酸软、胀痛,若有必要进行可进行四肢穴位、淋巴按摩,以利于回流,减轻四肢肿胀不适;③在手术室,也尽量多使用支撑设备,注意微调,维持植入的伸展状态;④卧床期间,可多使用软垫等支撑设备,维持舒适的体位;⑤对于微痛,可尝试采用中医穴位按摩等方法减轻不适,常用方法方是五味子药丸贴敷于涌泉穴;⑥因肠道准备等原因,还容易出现腹部不适,可进行脐周按摩、咀嚼口香糖以利于肠道功能恢复,缓解腹胀症状。

(2)心理舒适:①患者以心脏不适入院,对于植入器械缺乏足够的了解,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特别是初次手术的对象,需要重视宣教,纠正错误的认识,患者担忧问题主要未起搏器无法控制心脏症状、起搏器相关并发症、起搏器过早的失效,需要耐心解释,有条件选择同伴教育,发挥健康教育的心理支持作用,减轻焦虑情绪;②有条件的对象,进行五行音乐干预;③按揉内关穴,抑制神经兴奋性,尽量不要白日睡觉,以利于夜间入睡;④发挥家属的支持作用,要求家属尽量24h陪护,多微笑、多鼓励;⑤在术前1日,护士联合医师进行访视,传送肌肉放松法,进行一次访谈,就患者担心的问题,再次进行交流沟通,强调医院规范性、遵医嘱的重要性;⑥手术室护士需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佩戴面罩吸氧时,强调均匀呼吸的必要性,越紧张,则越容易不匹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前需要告知患者,采用抚触安抚患者。

(3)环境舒适:①严格的病房环境管理,温度24~26℃,湿度60%~70%,减少噪音,控制家属出入。②创造合适的人文环境,尽量让同性别、文化社会背景相近的患者在同一个病房内。③要求护士多微笑、多鼓励,礼仪得体。

1.3观察指标

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护理满意率,计划外镇静剂使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满意率、镇静剂使用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P<0.05表示差异均有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计划外镇静剂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计划外镇静剂使用率对比[n(%)]

注:与观察组相比,*P<0.05。

3结论

高龄患者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并不少见,且因人口老龄化,植入器技术的进步,在未来将成为医院主要术式之一。高龄患者文化水平低,对起搏器认识不足,术前焦虑较明显,因手术原因,还容易出现躯体不适,进一步放大了患者的负面情绪[2]。为此,医院尝试在2017年针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对象开展舒适护理,结果显示患者明显从中获益,观察组计划外镇静剂使用率显著下降,提示患者的应激得到有效控制,这与患者的躯体不适、负面情绪减轻有效。舒适护理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

参考文献:

[1]陈灏珠,终南山、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66-219

[2]陈玉婵,冷梅芳,熊海燕,等.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7,17(04):52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