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刘芝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刘芝静

刘芝静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天津300270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骨科术后第一天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风险管理组,各60例,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对风险管理组施加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7%)(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压疮发生率(1.67%)低于常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11.67%)(P<0.05)。结论: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风险管理模式;骨科;压疮护理

压疮是临床治疗中极易产生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对于术后恢复时间长,并且需要长期静卧修养的患者而言。骨科术后患者压疮的预防和护理一直是骨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骨科术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卧床,并有特殊体位,导致了骨科术后患者压疮发生率偏高。本次研究选取了120例骨科术后患者,对其中60例患者施加了风险管理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其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均为骨科术后第一天且认知功能良好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常规组(n=60)和风险管理组(n=60)。常规组中男患者39例,女患者21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为(49.57±7.12)岁,其中41例为择期手术,19例为急诊手术;风险管理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为(49.77±7.82)岁,其中42例为择期手术,18例为急诊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施加常规护理模式,常规压疮护理。对风险管理组患者采取风险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组织相关培训。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风险管理、压疮知识等相关培训,通过讲座、课堂教学、专家亲身指导等方法,使护理人员掌握压疮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并且能熟练运用Branden评分表评估患者状况,护理人员要加强对压疮预防措施的了解,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增强风险管理能力。(2)评估和筛查压疮高危因素。结合骨科术后患者的实际情况,熟练运用Branden评分表评估和筛查患者压疮高危因素,对其进行评分并明确危险等级。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针对Branden量表内容对其进行评估筛查,当评分低于16时,应及时填写高危压疮报告表并上传。(3)针对性制定压疮预防护理方案。根据高危压疮报告表和患者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压疮预防护理方案,施加护理干预。健康宣教: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压疮相关知识(压疮危害、预防意义及方法等)宣传教育,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对压疮的认知。健康宣教可以和护理实施同时进行,护理人员可以直接进行针对性指导。皮肤护理:选择舒适适合的气垫床,位患者全身减压,并为了避免患者皮肤损伤,护理人员要适当调节伤口包扎敷料的宽松,保证其干燥清洁。另外,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定时检查患者皮肤状况,定期按摩。饮食及作息安排:根据患者需要调节病房温湿度,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作息和饮食,给予高蛋白食物,保证其营养摄取。

1.3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压疮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1.67%)(P<0.05),风险管理组患者压疮发生率(1.67%)低于常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11.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压疮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患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造成影响。压疮管理一直是骨科术后护理中的重要工作,由于骨科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需长期卧床,导致其发生压疮概率较高[1]。

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的压疮护理中,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能力、压疮预防、压疮护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强化护理针对性,并且密切评估和筛查压疮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压疮预防护理方案,多角度,多层次对患者进行护理[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风险管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风险管理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压疮发生率(P<0.05),这一结果与商丹英,贾勤[3-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说明了风险管理模式能有效应对患者压疮高危因素,降低压疮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桂湘芬,邝日红,黄锦秀.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7):178.

[2]季芸.风险管理用于骨科术后患者压疮防范中的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3):157-159.

[3]方贵珍1,朱英2.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3(17):144-146.

[4]商丹英,贾勤,李璐.风险管理模式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有效性探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4):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