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可行性研究

王婧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产科300270

摘要:目的:研究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68例初产妇依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护理组分娩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就两组初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妇护理满意水平和自然分娩率、母婴并发症出现率进行比较,并比较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结果:整体护理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母婴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初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妇护理满意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相似,P>0.05。干预后整体护理组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可行性高,可减轻其不良心理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和提升满意度。

关键词:初产妇分娩;整体护理;可行性

分娩是正常生理过程,也是复杂的生理过程,相对于经产妇而言,初产妇分娩的时间更长,且因缺乏分娩经验,可出现精神紧张、焦虑心理和恐惧心理。为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减轻其不良心理,需加强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护理。本研究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68例初产妇依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探讨了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可行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68例初产妇依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护理组年龄23-34岁,平均(27.12±2.15)岁。孕周37-42周,平均(39.25±0.21)周。整体护理组年龄23-35岁,平均(27.15±2.16)岁。孕周37-41周,平均(39.36±0.26)周。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产妇为初产妇,无病理性妊娠和严重妊娠并发症。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分娩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产妇紧张心理给予耐心安抚和安慰,并允许家属全程陪同分娩。(2)健康教育。做好入院宣教工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分娩过程,说明分娩是自然生理过程,提高产妇安全感,稳定产妇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分娩。了解产妇产前心理状态,给予积极沟通和心理疏导,并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想法。(3)产程护理。产程中护士及时监听胎心情况和观察产程进展、宫缩,指导产妇放松肌肉和调整呼吸,通过自我暗示分散注意力和减轻疼痛。产程检查时适时给予镇静剂和人工破膜,告知产妇分娩动态,以增强其信心。潜伏期可给予腰部按摩、家属情感支持等寄减轻产妇痛苦。宫口全开后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和选择合适的分娩体位。产后2h内需加强出血情况观察,如无异常可送至病房[1]。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初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妇护理满意水平(满分100分,得分和满意度成正比)和自然分娩率、母婴并发症出现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心理(分别用SAS量表和SDS量表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对应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妇护理满意水平比较

整体护理组初产妇第一、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妇护理满意水平342.55±81.42min、30.21±1.61min、79.91±1.51ml、94.24±5.34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456.24±121.77min、36.13±13.57ml、114.71±2.55min、81.12±5.23分,P<0.05。

2.2两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比较

整体护理组自然分娩率31(91.18)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23(67.65),P<0.05。

2.3两组初产妇母婴并发症出现率比较

整体护理组母婴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其中,常规护理组2例产后出血,4例产褥期感染,2例新生儿窒息,占23.53%。整体护理组1例产后出血,占2.94%。

2.4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

干预前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相似,P>0.05。干预后整体护理组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3讨论

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可因担心分娩疼痛和胎儿安全而出现恐惧、家里情绪,影响产程进展和母婴安全,容易引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肺内气体交换不足等症状,可导致宫缩乏力,宫口缓慢扩张和胎先露降低受阻而延长产程,增加产妇体力消耗,导致产妇神经内分泌出现变化,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和血压升高,引发胎儿宫内窘迫,因此,需加强对初产妇的有效护理[2-3]。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可在分娩之前加强对产妇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分娩知识的认知并减轻对分娩的恐惧心理,提高分娩信心。通过产程护理,可给予产妇产程体位、心理等指导,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4-5]。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分娩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整体护理组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结果显示,整体护理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母婴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整体护理组初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妇护理满意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干预前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相似,P>0.05。干预后整体护理组焦虑和抑郁心理得分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综上所述,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的可行性高,可减轻其不良心理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缩短产程和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和提升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汪美香,姚红娣.全程陪护对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5,24(2):366-367,368.

[2]孙秋艳.助产士全程陪护对产妇顺产率和产后出血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13(6):949-950.

[3]沈慧.降低产后出血率实施助产士全程陪护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6):59.

[4]冯碧玉.分娩球联合自由分娩体位在初产妇中应用对自然分娩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7,30(2):442-444.

[5]苏丽萍,杨红霞.舒适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喂养及产后恢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