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析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冯为

冯为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154002

摘要:目的对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6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分别行全胸腔肺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指征。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VA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并发症

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valueoftotalthoracoscopiclungcancerresectioninthetreatmentoflungcancer.Methods66patientswithlungcancerwererandomlypidedintothestudygroupandthecontrolgroup,33casesineachgroup.Totallythoracoscopiclungcancerandtraditionalthoracotomylobectomywereperformedrespectively.Theindicationsfortheoperation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andcompared.Resultsthedifferenceofintraoperativebleeding,thoracicflowrate,VASscore,hospitalizationtime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sinthetwogroup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otalthoracoscopiclungcancerresectioninthetreatmentoflungcancerpatients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amountofintraoperativebleedingandthoracicdrainage,and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whichisworthyof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lungcancer;thoracoscopicsurgery;lungcancerresection;complications

目前,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以其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疼痛度轻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关于其根治效果是否能够代替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还存在一定争议[1]。本次研究对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术前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37例,女29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2±5.1)岁;疾病类型:腺癌18例,鳞癌15例,转移性腺癌12例,肺泡细胞癌6例,周围型肺癌15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研究组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首先对患者双腔气管内进行插管,实施静脉麻醉和全身麻醉。然后取患者健侧卧位,在患者腹侧取切口,共3个手术切口:第1个切口为进镜切口,主要处于第7或者第8肋间隙,切口长度约1.5cm;第2个切口为主操作孔,主要位于第3或者3肋间隙,经锁骨和腋前线中线位置,呈水平方向,切口长度为3~5cm;第3个切口为副操作孔,主要位于第8或者8肋间隙,切口长度约为1.5cm。整个手术操作,使用M150/XX胸腔镜在监视器下操作,患者均为单向推进切除,按照静脉、支气管以及动脉的顺序进行操作,根据上叶由前至后、中叶由前至后以及下叶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切除;分离下叶支气管后,先清扫干净隆突下淋巴结,然后使用MULTIFIREENDOGIA型内镜切割缝合器对支气管进行处理;然后清扫上纵隔淋巴结,应用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对血管、支气管、分化不全叶间裂进行处理,严格在无菌环境下操作。最后,将所切除病变组织放进标本袋中,经主操作小切口取出标本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指标。其中,术后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2](VAS)进行评定,剧烈疼痛:10分;重度疼痛:7~9分;中度疼痛:5~6分;轻度疼痛:1~4分;无疼痛: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手术时间(159.2±23.1)min,术中出血量(212.0±23.1)ml,淋巴结清扫数(6.32±0.95)组,胸腔引流量(754.1±59.4)ml,VAS评分(4.0±1.1)分,住院时间(7.0±2.1)d;对照组:手术时间(153.4±20.2)min,术中出血量(312.4±53.5)ml,淋巴结清扫数(6.59±0.94)组,胸腔引流量(932.2±63.3)ml,VAS评分(8.9±2.2)分,住院时间(12.8±2.8)d。两组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研究组术后出现3例(9.1%)并发症,对照组10例(30.3%)并发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癌为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虽然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在肺癌治疗过程中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其具备一定优势,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欢迎,临床应用前景较广阔。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已经被列为治疗非小细胞癌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3]。

3.1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手术程序

应用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时,主要在处理支气管、肺动脉以及肺裂顺序的选择方面存在较大争议。本次研究认为,进行手术探查过程中,可将肺裂、肺动脉表浅归纳为一类,按照常规手术顺序进行处理。

3.2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

在考虑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风险与难点后,本次研究认为手术适应证如下:①患者术前行常规气管镜检查,叶支气管开口和支气管内病变之间距离>1cm;②为周围型肺癌,肿块和叶肺动静脉之间的距离>2cm,实质性肿块直径<4cm;③经检查无纵隔淋巴结肿大;④经头部MRI与全身骨ECT检查无病灶转移。

3.3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优势

本组研究中,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胸腔引流量,手术创伤小,缓解术后疼痛,利于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行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误伤率较低。

综上所述,采取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能够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胸腔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舸,薛雷,赵晓龙.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5,29(4):217-220.

[2]隋锡朝,杨帆,李运,等.1131例单中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8):472-476.

[3]王彪,唐震,刘学刚,等.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中国内镜杂志,2015,21(3):23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