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分析

韩莉莉

韩莉莉

天津市武清区中医院301700

摘要:目的:分析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0例医院产前检查高度疑为胎儿隔离肺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30例孕妇中有16例超声检查发现病灶较大的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尸检发现16例中有10例为隔离肺、3例为隔离肺合并膈疝、3例为先天性Ⅲ型囊性腺瘤。其余14例超声检查发现病灶较小的孕妇选择继续妊娠,胎儿出生后通过MRI检查并确诊为隔离肺,其中有4例随访发现病灶逐渐缩小消失,余下10例病灶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未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0.0%(27/30)。结论:超声诊断在胎儿隔离肺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产前发现先天畸形的重要方法,但是容易与肺部囊性腺瘤混淆,因此需要做好鉴别与区分。

关键词:产前检查;隔离肺;先天畸形;临床预后

隔离肺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主要是由于体循环动脉供血部分形成肿块,而此部分组织若与支气管相连通,可能反复引发局限性感染;但若不连通则无明显呼吸道症状[1]。该病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病变肺部组织,因此尽早发现隔离肺胎儿对于孕妇和家属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2]。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在胎儿隔离肺的诊断与鉴别中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为医师了解新生儿肺部发育情况提供了有效方法,从而确保临床筛查的科学性。因此,文章主要针对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与预后评估价值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30例医院产前检查高度疑为胎儿隔离肺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孕妇的年龄为20~31岁,平均为(26.3±3.2)岁;孕周为19~33周,平均为(24.6±1.2)周。本次研究纳入标准:①单胎妊娠,孕妇无传染性疾病;②胎儿其他器官和系统无异常;③孕妇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观察知情并能够配合随访调查。

1.2方法

使用飞利浦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为3.5~5.0MHz。检查方法为:孕妇取常规仰卧位,检查过程中若有不适之症可以采取左侧卧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胸腔及周围出现异常回声之后,密切观察病灶的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血供以及与周边组织器官的关系,然后采用胸腔横切面、矢状切面、冠状切面等多个角度来观察心脏、纵膈有无受压以及胎儿胸腔有无积液、水肿等状况。对于终止妊娠的胎儿进行尸检,而继续妊娠的孕妇则随访至出生后1年。

1.3观察指标

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超声检查特点

30例胎儿均为单发病灶,超声据表现为团块状高回声,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直径为1.2~5.3cm,平均为(2.5±0.4)cm。彩色多普勒观察发现,30例胎儿中有26例病灶内有来自主动脉的血流信号;其中有2例胎儿伴随胸腔积液、心脏位移、水肿等症状。

2.2随访结果

30例孕妇中有16例超声检查发现病灶较大的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尸检发现16例中有10例为隔离肺、3例为隔离肺合并膈疝、3例为先天性Ⅲ型囊性腺瘤。其余14例超声检查发现病灶较小的孕妇选择继续妊娠,胎儿出生后通过MRI检查并确诊为隔离肺,其中有4例随访发现病灶逐渐缩小消失,余下10例病灶未发生明显变化且未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产前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90.0%(27/30)。

3.讨论

由于胎儿在宫内发育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部分胎儿可能出现发育畸形的问题。为了保障出生人口质量,孕妇在妊娠之后需要进行各项检查,不但是为了确保母婴的健康,更是为了能够尽早发现有缺陷的胎儿,从而为胎儿的缺陷以及预后进行合理评估[3]。隔离肺也被称为肺隔离症,是一种发生率较低的先天畸形,是由于血管发育异常引起的缺陷[4]。随着近些年来,超声技术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超声设备的不断更新,在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与筛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超声探头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观察到病灶组织中的细微结构[5]。目前临床医学对于超声技术在胎儿隔离肺诊断中的应用功能价值仍存在一些争议。隔离肺彩超主要表现为:①胸腔内出现三角形、楔形、圆形的团块,若为叶内型隔离肺,与盘状肺不张有一定的相似之处;②肿块边界清晰,与周围低回声肺组织有明显区别;③由于受病灶组织的影响,多为高回声且内部回声均匀;若存在囊性肿块,回声会减弱;若囊性病灶与实性病灶同时存在,会出现杂乱回声;声像图表现为不均质团块。

隔离肺的声像表现较为复杂,这增加了临床诊断的困难。肺部血流较为密集,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通常需要对病灶内部血流情况进行分析,从而作为临床诊断重要的参考依据[6]。本次研究观察中,30例胎儿均为单发病灶,超声据表现为团块状高回声,与周围组织的边界清晰,形状不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直径为1.2~5.3cm,平均为(2.5±0.4)cm。彩色多普勒观察发现,30例胎儿中有26例病灶内有来自主动脉的血流信号;其中有2例胎儿伴随胸腔积液、心脏位移、水肿等症状。隔离肺形成的病灶组织边缘较为清楚,且与腺瘤的声像图有许多相似之处,部分肿瘤出现囊实性改变,从而形成液性暗区,表现为囊肿样征象图。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隔离肺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能够为医师的判断提供有效的影像学资料。部分患者的声像图不典型,或是与其他病变同时出现,在临床诊断中可以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7]。隔离肺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尤其是在产前检查中,能够尽早发现,从而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8]。但是在临床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病灶结节进行细微的观察,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检查结果,同时能够作为临床诊断、疗效评价以及复诊中的重要评价资料。

综上所述,超声诊断在胎儿隔离肺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产前发现先天畸形的重要方法,但是容易与肺部囊性腺瘤混淆,因此需要做好鉴别与区分。

参考文献:

[1]刘慧,常俊杰,张文君等.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预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373-3374.

[2]许云燕,穆仲平,李雪蕾等.15例胎儿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J].安徽医学,2016,37(10):1239-1240.

[3]徐赣琼,周启昌,周嘉炜等.胎儿腹腔内隔离肺的产前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7,26(2):132-137.

[4]蒋筑丽,喻沁,刘娟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隔离肺的体会[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8):67-68.

[5]张前.胎儿隔离肺与肺囊腺瘤超声鉴别诊断[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4):720-721.

[6]杨贵岚,王茜.产前超声诊断隔离肺畸形及预后评估[J].医学信息,2017,30(4):258-259.

[7]吕白雪,姜镔,王学梅等.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膈下隔离肺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34(2):274.

[8]宫晓荣.胎儿隔离肺的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5):57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