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就诊流程对缩短屈光不正儿童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优化就诊流程对缩短屈光不正儿童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

钟凤元罗晓红

钟凤元罗晓红

兴国县人民医院眼视光医学部342400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就诊流程对缩短屈光不正儿童患者候诊时间的具体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诊的78例屈光不正儿童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就诊流程,而研究组则采取优化就诊流程,分析比较两组候诊时间,以及患儿配合效果。结果研究组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配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就诊流程的有效开展,利于候诊时间的减短,以及患儿配合度的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使用。

关键词:屈光不正;优化就诊流程;效果

儿童屈光不正是常见眼科疾病之一,通常需要门诊挂号、候诊、化验、交费等,方可得到治疗,由于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也是患者聚集的中心,特别是就诊高峰时,极易出现候诊时间长、交费时间长等情况,直接延长患者治疗时间[1-3]。本文以我院屈光不正患儿为例,对其开展优化就诊流程,旨在缩短候诊时间,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计78例屈光不正儿童,选自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均知晓研究,且自愿参与研究,经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以下两组,即对照组39例,男性18例,女性21例,年龄4-11(7.5±1.3)岁。研究组39例,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5-12(8.5±1.2)岁。通过分析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且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就诊流程,如下:①患儿需要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排队、挂号,然后候诊、排队等候,以及分诊,②诊室排队等候,由医生叫号,接受诊治,如询问病史、不适症状、查体、测量生命体征等,然后开具相应检查单,到交费处排队缴费,然后去做常规检查,如眼压、视力等;③治疗室排队等候治疗,如散瞳、试镜等;④诊室坐诊医生查看相关检查结果,并结合治疗情况开具医嘱,指导患者到收费处进行缴费,随之再到药房取药,再次到诊室,由医生指导用药,最后离院医院,定期就诊复查。

研究组在常规就诊流程基础上进行优化处理,如下:①患儿家长陪同下,进行排队挂号、科室候诊排队等候、分诊、常规检查(眼压、视力等);②诊室进行排队等候,由医生叫号就诊,并根据检查结果,安排相关治疗,如散瞳、试镜等,然后根据治疗情况,开具医嘱(标明药物名称、使用方法等),指导患儿家长进行排队缴费、药房排队取药、离院。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候诊时间,以及患儿配合度(本院自行设计的配合度调查表为工具,判断患儿配合度,即非常配合,患儿配合护士,且在候诊时间内完成眼光、视力等检查;一般配合,患儿比较配合护士,并在护士耐心解释下,可以在候诊时间内完成眼光、视力等检查;不配合,患儿不配合护士,且在候诊时间内拒绝眼光、视力等检查。配合度=非常配合率+一般配合率。

1.4统计学分析

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为工具,计量资料表示为“”,以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以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候诊时间的比较

研究组候诊时间为(35.81±14.25)min。对照组候诊时间为(51.47±16.01)min。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563,P=0.001<0.05)。

2.2配合度的比较

研究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医院诊疗活动中尤为突出的一项问题,前者体现在患者门诊候诊时间长方面。已有研究指出,候诊时间是门诊候诊管理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候诊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短(P<0.05),和文献[4]结果相符,表明优化就诊流程,可以减短患者候诊时间,从而有效解决解决“看病难”问题,同时也可消除患儿不良情绪体验,如焦虑、恐惧、烦躁等,使其以健康的心理面对疾病,以及接受治疗。因此,笔者认为优化就诊流程是减短门诊候诊时间的必要措施。

屈光不正,是指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后方成像,和遗传、不合理用眼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散光、近视、视力疲劳等症状,对其学习造成严重不良影响[5]。已有研究证实,屈光不正儿童在挂号就诊期间,往往有1-4个家属陪同,因此,在其诊前完成相关常规检查,如眼压、视力等,有助于减短患儿等候时间,以及缓解因其等候而产生的不良情绪。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配合度较对照组(P<0.05),充分体现出优化就诊流程的可行性、有效性,因此,笔者认为,加上护理人员相关培训,增强其主动服务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如熟练掌握疾病相关常规检查,分诊流程,治疗流程,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以及沟通技巧等。

综上,优化就诊流程对缩短屈光不正儿童候诊时间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性作用,其可有效减短候诊时间,以及提高患儿配合度,是确保门诊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举措,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姜伟,任永波,栾合群,等.佳木斯地区4~12岁儿童干眼症与屈光不正的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5):26-27.

[2]郭元懿,陶军.屈光不正儿童干眼症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34(12):1257-1260.

[3]苏艳兰,车伟坤,欧小燕.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现况调查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292-294.

[4]温友红,王艳华,陈燎原,等.优化就诊流程对缩短屈光不正儿童患者候诊时间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77-78.

[5]吕颖哲,任百祥,姬晓军,等.屈光不正儿童用不同药物散瞳验光结果对比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