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环境对西藏日喀则市西部高原一线边防公安民警基本生命体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高原环境对西藏日喀则市西部高原一线边防公安民警基本生命体征的影响

贵确

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西藏日喀则857000

摘要:目的:探析高原环境对西藏日喀则市西部高原一线边防公安民警基本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对十九大期间日喀则市西部三个县维稳一线的1500名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为例,其所处环境均为平均海拔4500m以上的高原低氧环境,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高原环境下一线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4500m以下高原组中约21.0%人员发生高原反应,4500m以上高原组中约50.1%人员发生高原反应,并且海拔越高,公安民警的体征变化差异性越显著,4500m以上人员生命体征变化明显较4500m以下人员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海拔高度下,一线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存在差异,海拔高度越高对其生命体征变化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高原环境;一线边防公安民警;基本生命体征;影响

高原气候环境比较特殊,氧气含量较低,而低氧环境会对机体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西藏作为我国典型的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高度较大,位于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其平均海拔更是达到4000m以上[1]。一线边防公安民警作为常驻边防保护治安环境的特殊人员,在长期低氧环境下,容易对机体器官造成较为突出的不利影响[2]。因此,开展高原环境对一线边防公安民警基本生命体征影响分析,为此类情况的临床防治提供相应的意见支持,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本文以以我院对十九大期间日喀则市西部三个县维稳一线的1500名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为例,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下,一线边防公安民警人员基本生命体征的变化分析,以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对十九大期间日喀则市西部三个县维稳一线的1500名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监测为例,根据其所处环境的海拔高度不同,将所有人员分为4500m以下高原环境组和4500m以上高原环境组两个组别,其中,4500m以下高原环境组共700名,男性627名,女性73名,年龄在21至42岁之间不等,平均为(31.4±2.5)岁;4500m以上高原环境组共800名,男性714名,女性86名,年龄在21至42岁之间不等,平均为(31.6±2.4)岁。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别,P>0.05,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根据军标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分度与评分》有关标准,对1500名进入一线边防驻守的公安民警高原反应症状进行评分判断,并对其HR、RR、MAP以及SpO2等基本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监测观察。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突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显示,4500m以下高原环境中,约147人发生高原反应,约占比率为21.0%,均属于轻度反应;4500m以上高原环境中,约147人发生高原反应,轻度反应134人,中度反应13人,约占比率为50.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此外,随着海拔增高,两组人员在HR以及RR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P<0.05,MAP以及SpO2变化不明显,P>0.05。如下表1所示,为两组人员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变化统计结果。

3讨论

西藏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边防地区,位于西藏西南地区的日喀则市不仅与尼泊尔等世界其他国家相邻,是国防以及公安民警治安管理开展的重要区域,并且该地区呈南北地势海拔较高,全市平均海拔达4000m以上的典型高原环境特点,世界最大山脉喜马拉雅山以及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均位于该市,其中,喜马拉雅山区的平均海拔更是达到6000m以上。一线边防公安民警作为边防治安管理的特殊人员,在高原特殊环境下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对边防治安工作开展将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对高原环境对一线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影响进行研究,做好及时的应对与预防,减少高原环境对其工作开展的不利影响,提高一线边防公安民警高原环境下的身体素质与反应,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上文中,以我院对十九大期间日喀则市西部三个县维稳一线的1500名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监测统计显示,4500m以下高原环境中,约147人发生高原反应,约占比率为21.0%,均属于轻度反应;4500m以上高原环境中,约147人发生高原反应,轻度反应134人,中度反应13人,约占比率为50.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随着海拔增高,两组人员在HR以及RR变化上存在较大差异,P<0.05,MAP以及SpO2变化不明显,P>0.05。如下表1所示,为两组人员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变化统计结果。这一结果显示,高原环境对机体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存在影响,海拔越高影响越明显。这是由于随着海拔升高,低氧环境特点越显著,对机体血管刺激作用增强,从而引起机体发生不同变化[3]。

总之,不同海拔高度下,一线边防公安民警的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存在差异,海拔高度越高影响越显著。

参考文献:

[1]梁逍.急进高原环境下左心功能及EPO的变化规律及其与AMS发生的关联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

[2]胡劼,李华,焦明克,段瀚宇.妊娠期绵羊不同程度高原缺氧模型的建立[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40(05):358-361.

[3]刘春.高原衰退症的临床特点、发病危险因素与中医证侯特点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

[4]李海斌,张智敏,朱志东,于涛等.高原环境下野战机动式连续性血液净化系统对急性肾衰竭犬治疗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3,38(12):100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