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张莹莹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天津300350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体现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76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95.0%。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有效方法。

关键词: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工作;体现

人文关怀关注点是人的生存状况,肯定人的尊严、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入院后不仅需要高超的医疗护理技术,还需要人文关怀,人文关怀的目的是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得到满足[2],达到舒适的状态,从而减少不适。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文关怀的实质是让患者感受到尊重、关怀,进而增加舒适感,降低对手术的不适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在11-75岁,平均年龄在(53.8±1.9)岁。入选患者手术涉及科目分别为:外科、骨科、妇产科、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认识人文关怀对患者的重要性,加强人文素质和人文感情的培养,在工作中主动融入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术前访视

在患者接受手术的前1d,手术室护理人员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术前准备情况,为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手术方法、手术医生、手术成功的病例等[3],为避免加重患者的紧张,在介绍时不要详细解释手术实施过程。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说明自身准备对手术的重要性,耐心回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对于自身不清楚或不知道的问题不要含糊地回答患者。通过交流缓解患者的情绪,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对手术体位特殊的患者要进行指导练习,是患者能够适应手术需要。

1.2.2进入手术室后人文关怀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心理恐惧紧张感达到最高程度,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因此,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由对患者进行访视的护理人员接待,使用亲切、平和的语言告诉患者自己将参与手术,陪同患者渡过手术过程,使患者感到亲切,降低恐惧感。然后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提供正面的信息,鼓励患者,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的紧张感。协助患者躺上手术台,调整姿势。

1.2.3营造人文环境

保证手术室的安静,整齐舒适,手术台面干净,采光符合手术要求,抢救设施和药品准备齐全,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安全感。调整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21℃-25℃,湿度在40%-60%,做好保温工作,为患者暴露部位加盖棉被[4]。手术室内保持安静,不交谈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条件允许的话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患者放松身心、稳定情绪,减少紧张,提高手术配合度。

1.2.4麻醉关怀

护理人员协助麻醉医生实施麻醉,陪在患者身旁,与患者交谈,引导患者深呼吸,帮助患者将体位调整为便于麻醉医生操作,握住患者的手,让患者体会护理人员的关爱,产生安全感。

1.2.5调整舒适体位

在麻醉完成后,调整患者的体位,为防止压疮的发生,对患者受压部位使用各种软垫,若患者的意识清醒,告知患者实施手术的体位,请患者配合。为全麻患者固定上下肢时,不要对臂丛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造成压迫,使用合适的约束带,松紧适宜,避免影响血流[5]。如果手术时间过长,要垫高皮肤受压的部位,防止压疮的发生,若患者四肢出现酸痛的情况,护理人员要在不影响手术进行的情况,为患者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

1.2.6术中关怀

在手术中,做到以患者为本,若患者清醒,巡回护士要适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抚慰患者,缓解患者的不安,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患者口唇干燥,可用湿润的棉球擦拭,调整患者体制位置,按摩受压部位,暴露的肢体做好保暖,如因肩周炎导致手臂外展苦难的患者,在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外展角度,或固定在身体侧[6]。在手术过程中,为患者实施的每一项护理操作,要耐心的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1.2.7术后关怀

在手术结束后,第一时间告诉患者手术成功的消息,让患者放心,在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要做好保暖工作,搬动患者要保护创口的同时保证平稳,妥善安置各种引流管,告诉患者及家属术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家属的顾虑,鼓励患者今早活动,尽可能减轻术后疼痛。

1.2.8术后访视

手术后2-3d,巡回护士访视患者,了解患者术后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日常保健等知识,询问患者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的感受,观察患者是否因体位安置不当引发神经、肢体的损伤,请患者对手术中的护理行为进行评价,从而改进今后的护理工作。

1.2.9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尊重患者,对患有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患者不带有歧视的心理,不追问感染源,保护患者的隐私,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在工作过程中不议论患者隐私,不公开患者的健康资料,做好保密工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预防措施。

1.3评价指标

使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手术室护理服务满意度,在患者麻醉苏醒恢复意识后,请患者或在家属帮助下填写,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

2结果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文关怀后,患者能够感受到关心和照度,76例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5.0%。

3讨论

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患者,与患者沟通,介绍手术相关内容,增加了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正确认识,降低了心理恐惧感,而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由访视的护理人员接待,降低了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增加了安全感,并且护理人员在手术的全程陪护,心理安慰,言语交流,舒适操作,使患者减少了应激反应,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尊重,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增加了战胜疾病、治疗成功的信心,进而使手术顺利完成。在手术后进行随访,指导患者康复,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充满信任感。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桑晓燕.浅谈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6(2):151-152.

[2]翟艳丽,来文红.浅谈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22):211-212.

[3]杨泳.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4(4):242-242,243.

[4]冯洁.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实施和体现[J].医学信息,2013,16(24):336-336.

[5]张泽玲.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31(11):284-284,285.

[6]袁春莲.人文关怀在100例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7(6):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