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的分析杨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乳腺癌患者术后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的分析杨莹

杨莹

杨莹

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术后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按不同的护理办法均分两组,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加治组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面的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各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后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康复指导

采用手术办法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经术后切除乳房,对患者心理有着较大的影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后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1],为了研究对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我院特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本次研究工作。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的年龄基本在28到49岁,平均年龄在(34.2±1.1)岁,本次研究所有对象均通过病理检查确诊本症,并自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工作;本次研究选取研究对象排除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类患者、不愿配合本次工作患者、不能采用手术治疗办法患者。将所有患者按不同的护理办法均分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办法的设为常规组,在前者基础上加治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的设为加治组,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办法

对5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我院常规性护理,在前者采用的护理办法基础上,50例加治组患者加治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其护理办法如下:

1.2.1心理护理措施: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全程采用平和、理解、安抚的态度进行交流,如患者对医护人员不配合,则通过安抚患者不良情绪、寻求家属配合等办法,争取患者心态改变;在患者改变态度后,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站在患者的角度为患者提出心理压力释放办法和不良情绪疏导途径,要与患者就治疗方案、术后护理等进行一定沟通,了解患者需求并尽量满足合理范围内的要求,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1.2.2在对患者采取合理的心理护理并取得相应效果后,医护人员可考虑对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能力,可指导患者在受到手术影响较大的身体关键关节部位进行功能性运动,帮助患者在减少患肢部位因手术引起的水肿等。

1.3评价标准[2]

本次研究主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和三个月后的随访所得护理满意评分来衡量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和三个月后的随访所得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整体评分,加治组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面的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各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探讨

目前,临床发现多例乳腺癌患者,且据多年来临床实践资料统计,乳腺癌患者出现年轻化趋势,这种病症的发病机制在临床上尚未明确,因此无法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提前预防,而根据目前有关的权威文献所描述,乳腺癌患者可能存在基因影响,即患者家族中曾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可能存在相较正常人而言较高的乳腺癌罹患风险[3]。而根据临床对乳腺癌患者病因统计发现,高居导致患者罹患乳腺癌的前几位病因分别是:患者家族曾有乳腺癌病史、患者本人月经未曾规律、患者乳腺部位患有良性肿瘤但未曾医治、患者自身激素出现较长时期紊乱、患者本人作息、饮食习惯不规律等。因此,乳腺癌患者如希望得到系统化的防治办法,应当从控制自身习惯入手,才能减少乳腺癌发病率[4]。

临床上多年来通常都是采用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等两种办法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如患者身体素质达到手术标准,考虑将手术方案列为优先方案,但是对乳腺癌患者行乳腺切除术,除了对患者身体会产生一定影响外,也因为乳腺切除影响美观等外在因素,会导致患者产生大量负面情绪,影响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可考虑对乳腺癌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加治组患者焦虑、抑郁和恐惧等负面的心理状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且各指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等身体条件下的100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办法就产生了不同的护理结果,在常规护在普通患者护理模式上加治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的50例加治组患者在心理状态、三个月后的随访护理满意度统计中整体上要明显优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据事后分析,这可能是因为负责加治组患者的医护人员更加侧重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外在情绪表露,积极争取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帮助患者尽可能多的了解乳腺手术的必要性及治疗有效性,才能够在疏导患者心理情绪后获得患者信任,增加了对后续治疗的信心,最终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达到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状态,才能够获得高达100%的护理满意率及较高的情绪稳定值。

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行乳腺切除术的乳腺癌患者提供针对性较高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术后情绪和身体恢复的,且帮助患者理解医护人员工作,获取更高的护理满意成绩。本次研究的结果与何世银[6]等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对参与研究的这些患者提供侧重心理层面的术后护理,相较仅提供身体常规护理而言,更能够获得患者的信任,也更有利于患者和家属提高对治疗的信心。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提供常规护理结合心理层面及康复指导的临床复合型护理模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心理情绪的改良,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可以间接帮助患者了解医护人员工作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两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的打通患者治疗关键所在。因此,对术后乳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黄少慧,方月圆,陈美群.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2):86-86.

[2]赵芳.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16(3):141-142.

[3]洪娟.心理护理用于改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个人形象的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5,15(2):134-135.

[4]黄菊珊.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影响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9):4549-4550.

[5]张军萍.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护理指导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5,15(16):103-105.

[6]何世银,崔灵灵,赵士琴,等.护理延伸服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指导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7):74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