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协同监督机制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2
/ 2

电力企业协同监督机制浅探

刘华鹏李志军

刘华鹏李志军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宣城供电公司安徽宣城242000

摘要:电力企业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资金管理作为其中的关键部分,对于促进电力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与稳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电力企业在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监督机制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时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无论在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企业面对的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形势下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提高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加快企业发展步伐,就必须重视企业的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控制制度,从而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进行。

1、电力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一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控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使其在资金管理中能够及时提供真实的、完整的以及更加全面的经济信息,并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从而帮助电力企业领导人与管理者迅速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二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当前多数企业都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电力设备等,这一类设备不仅有着复杂的技术标准,同时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因此通过加强对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对电力设备的监管,对物资采购、入库等环节进行规范,以确保企业资金与设备的安全。三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下,电力企业要确保自身的稳定发展,就要提高对改革的重视,加强资金管理内部控制,提高管理力度,以免企业财产流失,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使得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

2、电力企业财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监管的方式较为简单

财务监管方式的过于简单与财务监管的范围过于狭窄的关系较为密切。正是由于缺乏财务监管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企业往往在财务监管方面趋向于简化。当前,电力企业地财务监管绝大部分的工作内容,都是从资金和成本两方面展开工作,而对于企业运营质量和预算方面的监管,则较为缺乏,甚至直接不去监管。另外,即使在成本监管方面,也缺乏对环境成本的统一考虑等,这使财务监管的效果逐渐薄弱。

2.2、收支管理不合理

电力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资金收支管理不合理,是最基本的问题,同时也是资金基础管理环节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环节的收入、入账以及支出等项目的确认,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延迟现象。此种无法及时妥善地进行资金收支状况确认的问题,会导致企业无法正确地掌握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各项资金信息,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阻。

2.3、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单位对财务会计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经济的发展指向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国内经济体制和相关具体制度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这种影响和作用就更加显著了。但是基于财务会计目前工作的情况而言,存在大部分管理人员忽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情况和现象,财务会计职员对财务内部控制重要性的缺乏认识现在的电力企业单位大部分都忽视了对时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进行知识培训以及会计再教育,工作人员未能充分的适应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

3、加强和健全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有效措施

3.1、完善资金管理流程

通过加强资金业务结算流程的管理力度,建立相对严密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能够对电力企业资金的安全性,进行事中控制。例如,我国某地区的企业,在组织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并完善的资金支付授权审批管理制度。通过此种方式,企业对超权限的审批管理模式进行了严令禁止。以此同时,电力企业资金管理工作中,还重新制定了资金支付的管理流程,加强了对资金支付工作的申请、审核、支付以及财务部复核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与控制。电力企业资金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金结算审批的流程也进行了优化。按照支付申请——审批——复核——对外支付等具体操作流程,确保了企业内部资金在各个环节的动向都能得到全面监管,使资金的安全性得到更加全面地保障。

3.2、设立高效科学的考核奖励体系

在电力企业实际进行财务预算监管期间,要设立高校科学的考核奖励体系与奖罚制度,由此一来才可以保障财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并具体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对于此,相关监管人员就一定要仔细关注该项工作。首先,要精细化规划最后的财政预算工作,并将其分配到相关人员的任务范围内;其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业绩预算业绩审查制度,将工作人员薪资待遇和企业进度的共进退挂钩;最后,要将财务预算监管的执行力度与工作人员的态度结合从而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表扬工作期间表现良好、具有较大贡献的员工,乘法工作态度差、考核一再不通过的人员,从而强化财务预算监管能力。目前我国范围内的电力行业绩效考核和奖励惩罚制度依旧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对于此,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在实际展开工作期间,要合理按照公司的进度和现实情况调节自己的制度,从而有效保障预算监管作业的工作效率。

3.3、强化财会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强化会计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确保内部财会控制监督体制的必要条件,只有会计人员从本质上重视财务内控制度,牢固树立正确的财会工作理念,才能有效的杜绝徇私舞敝、人为内控失效的发生。因此,企业首先要重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充分了解会计人员思想、行为状况的基础上,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财务人员明白违反法律和会计准则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端正财会工作作风。其次要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财会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提高会计业务处理水平,以减少会计工作上的失误和纰漏。最后企业应制定会计工作考核制度,对财会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评优罚劣。

3.4、强化对预算执行监督与控制

要实现电力企业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展开,加强预算执行与控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根据预算分析与实施,从而制定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而建立起完整的预算责任体系。在该条件下,电力企业需进一步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尤其是依据相关预算制度对预算外支出进行控制。同时,要加强对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其能够充分落实到企业管理中的各个层面,且各个部门需提出关于管理业务的资金支出申请,并帮助相关部门提出审核资金支出申请,然后根据现金流量对组织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预算;这样才能降低企业支付风险,使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工作更加完善。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面对的是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新时代,其自身的财务监管工作已经暴露了较多的问题,这都严重阻碍其进一步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电力企业的财务监管者应当立足公司财务活动的自身特点,以较为合理且有效的对策,进一步改进或创新企业的财务监管模式,从而充分发挥采取监管的作用,最终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小静.精细化视角下电力企业成本费用的管理[J].管理观察,2019(09):37-39.

[2]陈争舸.探析电力财务管理中精细化预算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05):305.

[3]翟立丽,王馨缘,周杨.浅谈电力企业加强资金安全管控的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05):82.

[4]张永恒.浅议如何完善电力企业财会内部控制监督机制[J].知识经济,2019(07):97+101.

[5]宋晓玮.电力企业会计管理职责发展新视角[J].商讯,2019(0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