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与经济运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议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与经济运行

崔小鹏李楠陈尧冯文凯朱宏伟赵冬冰杜光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本溪供电公司辽宁省本溪市11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大,提高电网工作效率,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成为我国国家电力系统发展的目标。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电气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大提高了供电系统的复杂性,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满足人们的电力需求。我们应当优化我国电网运行方式,从而降低电力系统的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本文以经济性为原则,分析了我国电网系统运行方式,希望可以优化我国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推动电网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电网;运行方式;经济运行

1电网经济运行的基本性质

(1)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性。当前我国电能耗费比较严重,电网的经济运行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浪费的现象。通过现代科学、先进的数学知识,精确地计算出当前电力资源,并在实际的操作中,予以验证,使得电网经济运行的科学性得以充分的体现。(2)电网经济运行的系统性。电网经济运行并非单纯的控制成本,其对有功电量予以充分的节约,并且尽量补偿无功电量,对电网系统进行系统的把握,一方面节约用电单位末端用电,另一方面控制源头电网线的的损耗,使得电网经济运行状态达到最佳化与优质化,从而使得电网经济运行的系统性得以充分体现。(3)电网经济运行的实用性与可行性。一般来说电网经济运行都有较为具体的计划方案:①要总结过去的经验;②通过严密、科学的理论以及实验进行验证;③总结出可行性较高的理论与观点,最好在正式的实践中对其进行检验,因此电网经济运行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4)电网经济运行的效益性。以科学的理论为重要指导,通过对现有技术条件与设备的利用来优化电网系统,使得控制电网、节约电源以及改造投资的目的得以实现,取得较高的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2电网运行方式对经济的影响

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可以大幅度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电网系统的经济效益。如果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不当,会造成电压不稳、电力线路损害等问题,如果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变压器出现故障,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给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在对电网方式安排过程中,高电压会降低电力在运输途中的损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一般而言,适当提高电网主网架的电压水平可以有效减低输电线线损电量,合理调配输电线的损耗,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全网损耗,节约电力资源。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可以减少电力事故,节约人力资源,避免发生紧急事故,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安排中,利用现代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对电网系统进行重新组合及优化设计,及时收集电网系统的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防止发生突发性电力事故,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在电网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突发性断电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突发性断电会造成一些正在进行的施工骤停,导致工作原料的浪费,也会引发突发性安全事故,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3电网经济运行降损的主要技术措施

3.1合理安排变压器的运行方式,保证变压器经济运行

实质上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就是变压器的节电运行。其是在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以及确保供电质量的前提下对现有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利用对变压器最佳运行方式、改变变压器运行条件、变压器运行位置最佳组合以及负载调整的优化等技术措施,使得变压器的电能消耗得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变压器电源侧功率因数得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变压器经济运行中的节电技术实质上就是将变压器经济运行定量化计算方法与优化理论和变压器实际运行状况相结合的一种技术,这项节电技术不但不需要投资,而且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节约资金。因此,变压器经济运行节电技术在知识经济领域中,其是一种向智力与管理方面挖掘的科学技术。

3.2优化电网运行方式

电网的经济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全网的角度分析和调控。电网经济运行方式是在满足供电需求、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及供电质量的基础上,全网网损最小的一种运行方式。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在降低网损的技术措施中是最经济最合理的一种方式。电网经济运行方式通常包括负荷按最优潮流分布、合理组织变压器的经济运行、科学调整电网的运行电压、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调整负荷、科学安排设备检修计划等。县级市供电的某个220kV变电站增容改造,将120MVA主变更换为180MVA,停电时间为30d,需将66kV负荷合理安排。运行方案一、将本站负荷全部由另一台主变带出。运行方案二、将更换变压器负荷一部分倒至另一母线由另一台主变带出,该母线部分负荷由66kV联络线转带。运行方案三、将更换变压器负荷一部分倒至另一母线由另一台主变带出,该母线部分负荷由66kV联络线转带,部分负荷倒至相邻系统。根据国电网经济运行要求,选择方案三。安全分析,线路导线截面允许负荷电流满足所带负荷要求,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按新方式调整,发生事故时,避免出现大面积严重停电。

3.3合理配置电网补偿装置及补偿容量

对电网补偿装置和补偿容量进行合理的配置,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1)填设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对于那些农网线路,要适当地填设一些电容器,加强无功补偿,进而使得功率因数不断提高,依照供电网络情况,通过分散补偿结合集中补偿方法的应用,使得变电所能够利用高压对功率因数予以灵活的控制。(2)合理分布无功功率。在合理分配有功功率的同时,还要将无功功率合理分布工作做好。根据就近原则进行安排使得无功远距离输送得以减少,制定出各种线损计算的适当补偿措施。(3)恰当考虑并联补偿电容器的运行。在以前主要考虑投入电容器能够降低变压器以及线路的耗损,而往往忽略了投入电容器会使得电容器的介质消耗加大,因此应该把总耗损最小作为基拙对投切电容器的临界点负载以及多组电容器所在的经济运行区间进行计算。

3.4重视网损管理工作

健全网损管理制度。电网管理和运行人员应加强对无功电压调整的重视,加强业务培训,学习电网经济运行知识,加深对无功补偿装置和AVC系统的理解,以实现电网的经济运行调控。网损指标实行分层承包管理、考核和奖励,建立网损分析例会制度,实行分压、分线路、分台区、分班组的网损统计分析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进行挖潜增效,实现网损的精益化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在恰当位置配备容量合理的补偿装置,并加强运行维护,提高补偿装置的利用率,发挥补偿作用。对于功率因数无法满足要求的地区可采用分组投切并联电容器或SVQC等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对于AVC未覆盖的变电站,需要加强无功电压管理,并逐步改造实现电压自动调整功能。强化电网的自用电和站用电管理,减少电量损失。加大主网设备巡视消缺工作,避免因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造成主网设备故障跳闸,而使电网由经济运行方式变为特殊运行方式,加大电网损耗。

4结束语

随着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加大,国家对电网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电力企业要抓住电网改造的有利时机,根据我国电力系统建设特点及发展需求,科学规划我国电力系统布局。在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安全、稳定、经济性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我们应当及时引入先进的管理设备,节约电网系统的能源消耗,从而提高我国电网系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电网运行方式安排与经济运行分析[J].林敏.通讯世界.2015(09)

[2]电网运行方式综合性管理措施研究[J].张博,万强,安益辰,何海涛.今日科苑.2015(04)

[3]浅析电网运行方式的安排和管理措施[J].李碧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