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资源化利用研究

石建设1徐立星2

石建设1徐立星2

1.身份证号:4128211970****1516

2.身份证号:4108221990****0017

摘要:我国建筑垃圾总量大,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很多建筑垃圾未经过处理就运往城市外围位置,且给周边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建筑垃圾的处理可以避免给自然环境带来较大的污染和破坏,垃圾资源化利用可以实现对废弃资源的整合,提高建筑垃圾利用率,节约城市建设成本,逐步形成建筑垃圾生态处理、资源化回收利用产业链,保证发挥资源的作用,提升建筑垃圾可回收资源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城市垃圾;处理现状;资源化利用

1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开展较晚,随着对生态经济发展的逐步重视,建筑垃圾回收成为了很多地区关注的问题,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对建筑垃圾进行科学的处理。

1.1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意识较为滞后

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起步较晚,研究层次有待提高,可回收垃圾处理水平较低,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研究刚刚起步,各大城市开始纷纷将目光投向城市废弃资源的回收与整合,但是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意识较为落后,全社会缺乏对于建筑垃圾危害的认同,建筑垃圾利用率较低。在2015年,深圳地区发生建筑垃圾山体滑坡事故,带来了一些经济损失和人员受伤,建筑垃圾的处理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且我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2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建筑垃圾行业政策与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建筑垃圾资源化机制没有建立,建筑垃圾作为重要的城市资源,应该收到重视,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就知道那个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和《建筑废物再生法》等,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法律。德国1978年之后陆续制定《废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清除法》,对世界的影响较大。我国1995至2005年间,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但是对于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内容不够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摆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在国家发展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201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同时建设部发布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绿色建材的推广和使用,加强再生建材工艺的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产品质量”;2016年底,出台文件指出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要达到90%以上。总体而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不够完善,强制性法律法规落实不力,缺乏实施保障机制。

1.3建筑垃圾处理设备与技术相对落后

建筑垃圾首先要做好垃圾分类,这也是影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的关键,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分拣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对于建筑垃圾源头控制不够严格,很多地区垃圾消纳场不具备精细化分拣垃圾的工艺,且设备设施较为落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还面临很多问题。另外,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工艺和技术较为落后,一般都借鉴发达国家的垃圾分拣及处理经验,但缺乏适合我国不同地区的针对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机制。

2建筑垃圾处理分析

我国建筑垃圾回收及利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制成建筑使用砌块、砖类,二是制成建筑用骨料,分为粗料和细料。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再利用制成再生建筑材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利用方式。

2.1可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环保砌块

建筑垃圾中很多都是建筑混凝土及建筑渣土,这些渣土可以回收再利用制成砖块,还有一些废弃的建筑砖块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制成轻质的砌块。废水泥、沙子、玻璃等废弃的材料可以经过专业工艺制成空心砌块砖、空心隔墙板、多孔砖等建材,依然可以再次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垃圾重新利用制成的砌块一般质量与性能与新建筑砌块相比较差,承重能力较差,强度不足,所以这类建筑砌块使用的范围较小。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在实际应用时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要综合考量回收再利用的成本,要核算最终企业获得的效益,考虑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问题,做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与回收处理。

2.2利用建筑垃圾加工成骨料

建筑垃圾以固体废弃物为主,这些固体废物可以进行粉碎再利用,将其粉碎后可以制成工业及建筑功臣施工使用的一些骨料,骨料可以分为粗骨料与细骨料,粗骨料一般用于制成建筑用混凝土,可以用于地基加固,也可以用于道路维修使用,细骨料一般用于砌筑砂浆等。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制成骨料后其性能与新的骨料相比较差,融合度较差,骨料中杂志较多,在骨料实际应用中要使用一些工业辅助添加剂,相关企业要加大对建筑骨料添加剂的研究,从而提高骨料的粘合程度,提高建筑垃圾再生建材的性能和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3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策略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需要多部门努力,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进而提高其资源化利用的水平,促进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

3.1政府部门加强支持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首先要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要出台一系列的文件和规定,要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规模扩大和快速发展提供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要鼓励这类企业加强经营,以科学的制度和规定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依靠的依据,保证这类企业的稳定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建筑垃圾的回收处理与资源化转化,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率和利用率。

3.2资源化企业研发再生产品及辅助添加剂

建筑垃圾资源化企业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借鉴一些发达国家技术,加强对再生建筑材料的研究,要充分利用建筑垃圾中可以运用的资源,做好产品研发,研制出适合的添加剂,进而促进再生建材的制作。其次,辅助添加剂的使用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新建筑材料不同,再生建筑材料性能等各方面都有差异,辅助添加剂的使用方法也有差异,要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类型做好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调和。例如道路建筑工程与房屋建筑工程对于混凝土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墙壁立面混凝土与地基混凝土强度任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骨料及添加剂的选择上也要做好区分,避免再生建筑垃圾制成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3.3详细调研,建立试点

建筑垃圾中很多固体废弃物利用难度较大,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处理才能显示出其价值,建筑垃圾的收集、运输、分拣、粉碎都要消耗大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力,一些建筑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一些有害物质不能够回收利用,要做好垃圾分拣。有关部门要详细调研,资源化企业要做好合理投入,保证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价值超过其成本,要保证资源化企业长期稳定运行,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设立试点,通过开展试点可以确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实际收益,为多个地区建筑垃圾回收和利用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3.4加强产学研合作,刺激资源化产业发展

建筑垃圾回收和处理花费的成本较高,建筑垃圾的远距离运输也是一个大难题,城市建筑垃圾处理及回收利用要注重产业化经营,高校也要结合实际建立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创新创业的支持,有关部门也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有想法的个人和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逐步建立建筑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产业链,进而实现建筑垃圾的绿色化与环保化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要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城市建筑垃圾规模较大,如何做好建筑垃圾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关键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出台一系列政策作为保障,资源化企业要做好技术与工艺的革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连陆.加快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期待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N].中国建材报,20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