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酒店智慧化建设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智慧旅游”背景下酒店智慧化建设浅谈

李学芳

登封市中等专业学校河南郑州452477

【摘要】智慧旅游已经成为了当前旅游业的新兴发展方向。而智慧酒店是智慧旅游乃至今后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酒店作为旅游产业的三大支柱之一,智慧酒店的发展将成为推动智慧旅游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智慧酒店将在未来的经济推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智慧酒店的建设发展是酒店和酒店业管理者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关键词】智慧旅游酒店智慧化建设

随着“智慧地球”理念不断深入落实,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电力、智慧医疗和智慧供应链等概念相继成为各领域的发展目标,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提上议事日程。2011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提出在未来10年时间里,争取率先实现我国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中国的智慧旅游指明了发展方向。2011年,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在江苏考察时又指出:科技和文化是我国旅游业实现新一轮腾飞的两个翅膀。智慧旅游是“科技翅膀”的“主翼”。

一、智慧相关概念梳理

1.1智慧旅游

2009年9月14日,作为IBM公司总裁的彭明盛先生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此后我国学者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相似的概念。参考国外对于“智慧旅游”的研究,国内有学者提出“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即以游客为中心,以应用各类“智慧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移动设备、智能终端等为工具,以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全面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服务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为游客、旅行社、景区、酒店、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旅游参与方创造更大的价值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其本质是要通过新理念的导入、新技术的应用和新模式的形成,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经营的全流程和旅游服务的全链条产生智慧效应,创造智慧价值。

1.2智慧酒店

店在原始时期被称为客栈或者驿站等,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交通、网络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地旅游行业以及商务旅游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整个酒店行业的发展,酒店行业不仅在数量上取得了迅速增加,在品质上也体现了出越来越豪华、越来越科技现代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对于酒店而言,不仅仅是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更重要的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因此,“酒店云”是云计算在智慧酒店体现出来的酒店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与充分利用,是各类资源优化后所体现出的一种集约性的更高效能,是一种集约性的智慧。

二、酒店智慧化的意义

智慧酒店的建设,一方面将逐步改变酒店经营模式,由于在线营销系统大大节约了酒店的经营成本,因此酒店传统经营模式将被引导到全新的智慧平台之上,由线下服务转为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智慧酒店的平台也是酒店充分展示形象和提供产品的平台,促进酒店产品的深度开发,进一步放大酒店资源的综合效益。使得酒店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每个环节上都能实现智能化。如将来客户可以享受登记—入住—外出活动—互动体验—休息—就餐—退房一体化的个性服务,以射频无线识别技术(RFID)为例,客人在出行前可以登录旅游服务平台,了解酒店信息,在线完成预定;RFID能够帮助识别客人身份,简化入住手续;同时RFID和原有的酒店管理系统相结合,到达酒店后凭借手机二维码办理入住完成入住流程的改造,缩短入住登记时间,或者采取自助入住机,客人可以自行完成入住宾馆的手续。此外,RFID和其他系统结合可以完成智慧引路的服务功能,即客人的房卡能够传递信息,控制电梯,实现导航;当客人走出电梯后,楼层门牌指示系统会自动闪烁,指引客人至其房间。当客人在宾馆中移动时,如果遇到服务人员,可以向客人提供得体的服务,因为这些信息已通过酒店内部的智能信息系统通过PDA传输到附近的服务生手中。入住期间,当客人离开卫生间或客厅时,红外扫描技术自动调节灯具开关;客人进出客房,空调系统可以自动调节温度,让客人可以在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中休息和工作。

三、智慧酒店建设的问题

3.1对智慧酒店存在误区

在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当中,只有少数酒店管理层对智慧旅游的概念非常了解,并已开始着手进行智慧酒店的建设工作。而绝大部分人对智慧酒店的概念还比较模糊,甚至完全不了解。不少人认为智慧酒店的建设就是要对酒店进行“二次开发”,是在对效果难以预期的情况下,从成本上对酒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极大地小号。还存在一种极端的看法,即希望通过智慧酒店的建设来解决酒店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3.2智慧客房建设水平较低

目前智慧客房的建设,主要围绕五个方面来进行,包括照明电器控制、能源控制、互动娱乐、酒店电子商务和可视对讲。就目前酒店业的建设情况来看,总体水平较低,而且参差不齐。这些项目建设多聚集在四星和五星级酒店,三星和二星级酒店几乎没有投入相关智慧客房的建设。不少高层管理者表示有对客房进行智慧化改造的意向,但都只停留在投资分析阶段。

3.3酒店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虽然各地对发展智慧城市、智慧旅游、智慧酒店的呼声不断,业界不少人士也跃跃欲试,但就全国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只有北京市已经出台了智慧酒店的相关建设规范。2012年5月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出台了北京市智慧酒店建设规范(试行)及其附件—北京智慧饭店评分细则。虽然政府对发展智慧旅游一直都比较重视,但相关部门并没有在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实行行业认证管理,制定统一的智慧酒店标准规范和等级。业界也未统一对智慧酒店内涵的理解,规范智慧酒店中的技术开发和设计工作以及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

3.4智慧酒店和智慧旅游并没有完美对接

笔者还了解到酒店业在智慧化的过程中,并未和城市的智慧旅游总体建设形成良好的对接,多数情况下还是酒店自己单打独斗。酒店的信息系统和外部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也不充分,特别是还没有彻底将酒店的营销管理纳入到智慧旅游统一营销平台,未与智慧旅游建设紧密结合,这样会阻碍酒店的电子商务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房间管理系统的信息交流,对推进酒店的智慧型建设不利。

四、智慧酒店建设的建议和改进

目前国内智慧酒店的普及度不高,如何改善这种状况是我们现在需要努力的方向。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何为智慧酒店,需要对酒店从业者进行系统的培训,让智慧酒店的概念深入人心,提示从业者智慧酒店是今后酒店业的发展方向,以了解建设智慧酒店带来的便利性以及必要性。酒店对每一个已经入住的客户介绍酒店的基本情况,重点突出酒店非常重视的智慧酒店建设,并希望客户能够就智慧酒店最关系的问题提出属于客户的建议,定期整理总结,选择可行性大的建议以便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加以考虑实施。

由于目前缺乏建设智慧酒店的统一标准,导致一些四星和五星级酒店在建设上困顿,最终使得各自的酒店建设水平较低。所以现在当务之急是统一标准,建立一个全行业都为之接受,具有实际可行性的建设方案。具体可以聘请国外知名专家作为酒店联盟的顾问,首先确立全行业对于智慧酒店定义的一致性,国家有关部门在对智慧酒店理解的基础上指定统一的智慧酒店标准和等级,并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智慧酒店的建设。智慧酒店将不同的客户进行划分,不同的酒店之间可共享部分客户的资料信息,以便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建设水平低有部分原因在于建设周期长,导致资金短缺。可设立智慧酒店联盟资金池,当会员酒店建设遇到困难时,由专家评估后作出是否予以支持的决定,以便帮助其渡过建设难关。

对于许多单独的酒店而言,具有了海量的数据信息,这就要求每个参与建设的酒店利用好大数据平台,综合各个酒店的信息,实现各个参与酒店信息的大部分共享,打通技术连接环节,最终实现后台数据共享。

虽然目前智慧酒店和智慧旅游在中国尚处于萌芽阶段,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但这些不完美就是促使着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努力创造改进。

参考文献:

[1]唐建兵;智慧饭店建设探讨[J].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2014(01)

[2]吴亚娟;智慧旅游背景下酒店智慧化初探[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15(11)

[3]赵焕焱;智慧酒店点评[J].华美酒店顾问机构;2012(01)

[4]任晓贤;智慧酒店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

[5]李爽;论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型酒店”的打造[J].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2015(21)

[6]王琳;基于顾客体验的智慧酒店产品设计[J].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