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探讨

宋晚美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况,为患者实施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分析比较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所得肢体麻木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得到改善,疗效提升,值得应用。

关键词: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外周动脉血栓;应用效果

外周动脉血栓为临床并不多见的疾病,与患者遗传基因和所处环境等存在密切关联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常见症状为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疼痛等,对患者的负面影响较大,生活质量会变得极差,应重点关注[1]。本文为探讨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71.43%)男性患者,6例(28.57%)女性患者,27-75岁的年龄范围,(63.24±1.36)岁的平均年龄,4-41d的发病时间,3-44cm的血栓长度;纳入标准:本研究所有的患者均需要满足WHO中关于外周动脉血栓的诊断标准[2],所有本研究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

为患者实施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前,选用多普勒超声为患者做好检查,对血栓长度、部位进行确诊,穿刺股动脉,置入鞘管,将5FCOOKC2导管置入髂动脉近端,实施造影操作,确定血栓的状况;将0.0.35英寸大小泥鳅导丝旋转探入,达到碎栓的目的,导管长度为3.0-5.0cm;实施造影操作,确定导丝在患者的血管腔内,将导管送至血栓的远端,实施来回抽送操作,将隧道腔逐渐扩大,将导管退出部分,与血栓远端的距离为2.5-5.0cm;为患者应用20-30万U的尿激酶,静脉推注,时间为20-30min,留置好导管,加压包扎,对患者各项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做好记录。

1.3指标观察

观察分析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肢体麻木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依据4个等级对肢体麻木症状进行评估,分数范围为0-3分,所得分数为0分时,表示无肢体麻木症状,所得分数为1分时,表示轻微肢体麻木症状,所得分数为2分时,表示中度肢体麻木症状,所得分数为3分时,表示重度肢体麻木症状。依据4个等级对活动受限症状进行评估,分数范围为0-3分,所得分数为0分时,表示无活动受限症状,所得分数为1分时,表示轻微活动受限症状,所得分数为2分时,表示中度活动受限症状,所得分数为3分时,表示重度活动受限症状。依据4个等级对疼痛症状进行评估,分数范围为0-3分,所得分数为0分时,表示无疼痛症状,所得分数为1分时,表示轻微疼痛症状,所得分数为2分时,表示中度疼痛症状,所得分数为3分时,表示重度疼痛症状[3]。依据问卷答题方式调查满意度,分数范围在0-100分,所得分数越高,满意度表现越高,所得分数越低,满意度表现越低。

1.4统计分析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然后输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所得数据平均值用(x±s)表示,检验用t值,计数用百分比%表示,所得P值<0.05,所得数据拥有统计学比较意义。

2.结果

2.1.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肢体麻木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

治疗后,所得肢体麻木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数值低于治疗前所得数值,满意度评分数值高于治疗前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21例外周动脉血栓患者治疗前后肢体麻木评分、活动受限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数值情况(x±s,分)

3.讨论

外周动脉血栓作为典型血管外科病症,导致该疾病产生的因素有许多种,常见因素为动脉栓子;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生活质量变得极差,应重视[4]。

通过对外周动脉血栓的研究,患病后,会导致患者的动脉供血能力严重不足,进而导致患者的局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会形成各类功能性障碍,患者会滋生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疼痛等现象,确诊后,在掌握患者的各项病况后,为患者使用动脉导管留置溶栓治疗,动脉导管留置溶栓拥有微创、操作简单、疗效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针对外周动脉血栓患者应用动脉导管留置溶栓,能改善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加快患者身体康复速度,值得选用[5]。

综上所述,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在外周动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各项症状得到改善,疗效提升,动脉导管留置溶栓值得在外周动脉血栓中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伟.介入溶栓治疗在外周动脉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71-71.

[2]杨柳,姜学超,郭建全,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中期疗效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7,32(2):133-136.

[3]冉坤,曾秋,傅麒宁,等.置管溶栓在下肢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应用[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6,2(4):334-340.

[4]狄华明,田明国,杨勇,等.断流术中门静脉置管在术后门静脉压力测定及血栓防治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11):997-999.

[5]王剑锋,杨伟利,魏宝杰,等.经皮肝穿刺门静脉置管溶栓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血栓性闭塞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7):1088-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