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患者的安全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眼科患者的安全性管理

钱树华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安全性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清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由于眼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视力障碍、年老、全身性疾病的复杂性、外伤、情绪激动等因素,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误食、磕碰、烫伤等意外的机会高于其他科室患者。提高眼科护理人员对眼科住院患者安全隐患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眼科患者;安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296-02

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落实,老年化社会的到来,使住院患者急剧增加,为防范意外事件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加强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成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

1.影响眼科住院患者安全性的因素

1.1据国家民政部门的统计报告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6.1%,老年患者的增多且多数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而这些基础疾病对患者的眼底血管也造成了许多不可逆的改变,严重影响了眼科患者的视力。

1.2眼科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低视力,复视,视野改变,患眼包封,使患者极易发生碰撞及跌倒事件。

1.3眼科特殊药物的使用

眼底疾病的检查,白内障术前的扩瞳,青光眼治疗中缩瞳剂的应用,这些眼液均会导致患者患者瞳孔扩大或缩小,导致患者畏光,视物不清。

1.4环境方面的影响

走廊路滑、厕所、开水房潮湿,有水渍,病房加床,去暗室检查前后,患者不能及时适应,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5患者的因素

患者穿拖鞋,鞋底光滑,裤子过长,也容易使患者发生跌倒事件。

2.护理安全管理包括两个涵义

一是预知危险,二是消除危险,两者必须兼顾[1]。

2.1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科内要制定各种应急预案,不断强化护士的安全意识。定期召开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座谈会,让护理人员倾听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的改进工作,妥善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2]。

2.2进行风险评估

患者入院后除测量生命体征外,还应及时进行入院评估,评估内容除一般情况外,还应进行护理查体,评估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对低视力,行动不便,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及7周岁以下的儿童,加强巡视,还应评估防跌倒、防坠床的风险,对分值≥5分的患者,床尾栏应放上防跌倒、防坠床标识,以便随时提醒各班护士,防患于未然。而对于特殊患者如青光眼,仅重视眼压升高引起的疼痛表现,而忽视青光眼患者视野缩小而且环境陌生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2.3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患者最常发生跌倒的活动是要上洗手间或从洗手间返回,最常发生跌到的地点是床边、洗手间、走道,最常发生跌到的时间是半夜,清晨起床时,所以应加强病区环境的规范管理,病床不能太高,夜间可使用病房地灯,地面应保证清洁干燥,无水渍,病床有活动性床栏,病人的用物规范放置,教会患者使用床旁呼叫器,呼叫器应放置在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暗室内检查仪器和物品摆放应合理简洁,检查前应带患者到暗室熟悉暗室的实施及检查时摆放的位置,适应暗室环境,其进入暗室时应有人引导、搀扶。

2.4对眼科用药的安全

眼科局部用药大多都是各种用于治疗的眼液、眼膏、凝胶。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注意特殊眼液保存环境。对眼压在临界20~21mmHg。也要问清楚医生后再散瞳,对于有糖尿病的患者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使用了止痛剂的患者应防止患者头晕致跌到。有的眼科患者因使用眼液多,卧床时间较长,在慌忙起床接电话时跌倒导致颅底骨折[3]。

2.5对眼科手术患者的管理

患者从入院手腕带就戴同侧手腕上,术前准备时,应两人核对术眼,在术眼的眉毛上方做一个标记,于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2.6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

向高危患者及家属提供有关低血压的相关信息,使他们了解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如何预防及一旦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症状该如何处理。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护士应指导其分几步缓慢起床。嘱患者一旦出现眩晕和视物模糊的应立即坐下或躺下,呼叫医务人员。

3.讨论

患者的安全是护理质量的重要内涵和基础,也是医疗质量的保证。影响眼科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采取各项措施进行有效防御。除了在思想上让各个护理人员提高防范意识,还要使其在专业技能上得到提高,让全体护理人员从思想上重视护理质量安全,树立良好的护理意识,加强护患沟通,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拥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善于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使各项治疗护理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也是我们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为医院创造更好效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秀文,王浩,郑秀芹.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体位[J].家庭护士,2006.8(16):58、59.

[2]梁义红,赵静,柴树洁.眼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疗沿,2012(11):53-54.

[3]库洪安,詹燕,于淑芳,等.老年人跌倒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