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法制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法制理念

陈晓军

陈晓军

(河北省保定唐县黄石口乡花塔中学,河北唐县072350)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入法制理念,作为初中数学这样一门理科学科,该如何引入法制理念是广大教育同仁思考的问题,下面根据自己的实践提出一些想法,供大家探讨评论。

关键词:数学教学;法制教育;教材;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1671-6035(2013)06-0000-01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法制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法制教育。下面我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在教材中挖掘法制教育内容

首先我们得了解初中数学教材中那些地方可以渗透法制教育,既不能是纯粹的数学教育课,也不是一堂法制教育课,要联系教材,从教材中体会法制,渗透法制,比如,从一些例题当中体现法制从而渗透法制: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就可以以一个例子提出问题,是有关沙漠化的问题,在出问题的同时展示“沙漠化”的图片,这时可以向学生渗透国家土地资源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具体的题目演绎法律条文,使抽象的条文形象化、具体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国土资源的缺失而热爱自己的祖国,学会爱护环境,保护国土的不流失。还可以通过数学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爱科学、爱科学探索的良好品质。例如,在讲授负数发展经历的漫长历程时,让学生知道真理发展曲折性,从而使学生坚定正确的世界观。再如在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发展时,告诉学生陈景润证明了“1+2”,激励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真理。

二、在实践活动进行法制渗透

法制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某地的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学生可以从题目中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法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使学生深有体会,增强意识,提升法制教育理念。教完“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作业:放学回家后调查自己家里每天、每周使用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说说自己对垃圾袋及乱扔垃圾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环保教育,同时结合如果从楼上往下乱扔垃圾或者随地乱扔垃圾影响到他人,还有可能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的事例,从中受到一次法制观念的教育。利用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法制的认知及学生的论辩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挖掘知识内涵,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不改变学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对各学科专业授课的内容预先进行巧妙设计,在所要讲授的内容中努力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或渗透点,在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将法律知识教育自然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之中。学习的主人,教育的对象,这就要求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既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切入点,思想教育才能直透心田,把握好时机。随着教学进度随机渗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不能因为渗透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强行渗透。数学在各学科中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学习时间长,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本人认为纯粹的法制教育太枯燥,学生未必喜欢听,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让适量的法制知识渗透到数学课堂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教师言传身教,树立法制榜样

通过教师讲授的严谨,时时处处为人师表,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例如,老师讲授知识时,力求准确无误。可一旦出现错误,应及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更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学生,才有说服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给学生们说:“每一个同学都是我们班的一份子,我们是一个整体,要共同进退。我不会放弃你们,也请你们不要放弃自己”,我很看重一个班级的团结、互助,并且不是说说而已,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行,从而整个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的提高他们的集体主义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我深深的知道一个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或是对事情的态度各种都在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老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法制教育,首先是符合学科特点,知识源于教材,不能脱离教材,从而从教材中渗透法制。其次,知识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是离不开生活的,所以要从实践中感受知识,感受法制。最后,渗透法制教育是经常性的,也是习惯性的,但是不能脱离学科知识的,做到“润物细无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真正提高数学素质。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作为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有机的结合数学教学内容渗透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并能利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抵制精神污染,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法制教育得到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林星荣.初中数学的素质教育实践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4);

[2]张新.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4);

[3]王纯金.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几点做法.新课程导学.2013(02);

[4]杨步前.刍议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J].教师.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