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铁外渗的护理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蔗糖铁外渗的护理及预防

曹莉1陈娇2

1.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院区四川南充637000;2.南充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临床常用药,对缺铁病人有很好的疗效,但临床上,蔗糖铁外渗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蔗糖铁注射液外渗后,易造成局部组织出现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甚至皮下组织坏死,因此对蔗糖铁外渗的护理及预防十分重要。

关键词:蔗糖铁;外渗;护理;预防

[正文]

蔗糖铁注射液是一种临床常用药,对缺铁病人有很好的疗效,但是静脉用药时,常因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药物外渗,蔗糖铁外渗后,局部组织出现肿胀、疼痛、局部色素沉着甚至皮下组织坏死。

1药物外渗的原因

1.1客观因素

1.1.1高龄患者或长期输液的患者血管硬化,皮下脂肪少,血管滑动且脆性大;肥胖或者水肿病人手足浅表静脉较细小或者血管位置较深,加之生病造成的应激状态使血管收缩,造成静脉穿刺困难,穿刺成功率不高,易至药物外渗。

1.1.2蔗糖铁注射液浓度高、刺激性大易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药物外渗;且为保证蔗糖铁药物的稳定性,不允许将药物配成过稀的溶液。

1.2人为因素

1.2.1病人因素

由于病人对药物外渗知识的缺乏,导致对输液穿刺部位的保护不易重视,以及经济和其他方面原因导致病人不使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长期的输液治疗。

1.2.1护士因素

由于病人的血管难以穿刺或者护士穿刺技术有限,造成的穿刺失败或反复穿刺,以及穿刺部位的不合理,如在关节等活动度较大的部位,就很容易造成输液针头滑出血管或穿破血管,易致药物外渗。

1.3其他因素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流回流障碍,或输液速度过快,造成药物的局部沉积,以及寒冷至血管收缩等原因,都可造成血管局部的损伤,最终导致药物外渗。

2蔗糖铁外渗的护理

根据蔗糖铁外渗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护理:

1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表现为局部肿胀、色素沉着、持续刺痛。应立停止输液,配合药物局部封闭,用50%硫酸镁或75%的酒精持续湿敷,或者采用24小时内热敷后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2期:静脉炎性反应期,见于渗漏后2~3天,沿静脉走向条索状肿胀、发红,相邻淋巴结肿大、疼痛,可出现发热。可用金黄散或七叶皂苷钠等药物涂擦以消肿止痛,并内服促进静脉回流等活血化瘀药物。

3期:组织坏死期,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甚至深部组织受累。一般出现此期的情况较少,如有发生,则应彻底清创后,根据伤口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防止进一步的感染恶化,应用促进伤口新生组织形成的药物,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3蔗糖铁外渗的预防

3.1护士方面

3.1.1护士应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在一根血管上反复穿刺。输入蔗糖铁注射液时尽量选择前臂及较粗大的静脉穿刺,避免选用腕部、掌侧、手(足)背等处。尽量不使用下肢静脉,因下肢静脉瓣较多,血流缓慢,易造成药物滞留,损伤血管内皮。最好采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置管。

3.1.2建立静脉通道时,应先用生理盐水加压快速冲入,针尖处无软硬度变化、静脉回血通畅无外渗表现后再输入蔗糖铁,并妥善固定。

3.1.3输液过程中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是否有回血。

3.2病人宣教

3.2.1向病人讲解蔗糖铁注射液外渗的严重后果,引起病人对保护输液穿刺部位的重视,叮嘱病人在输注蔗糖铁注射液时,尽量减少活动,以免针头移位,造成外渗。

3.2.2询问输注药物时病人的感觉,告知病人输液过程中如有注射部位疼痛、肿胀感,立即关闭液体通知护士,以便尽早处理。

3.2.3护士操作时应告知病人身着宽松外衣,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的肢体勿被压迫,以免影响血液回流,造成药液外渗。

3.3特殊情况

特殊疾病的患者,如乳癌病人禁止在患侧上肢输入,因乳癌病人腋窝淋巴结清扫,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血液淤滞易造成渗漏。有上腔静脉阻塞的病人,避免使用上肢静脉输入。

参考文献:

[1]叶萍、王芳?蔗糖铁注射液外渗后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疗效观察.医药.2015.3

[2]祝融、李雪多巴胺药液外渗致肾脏疾病患儿局部皮肤损伤的护理.西部医学.201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