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声拨动心底的轻弦用音乐构筑理解的基石——浅谈音乐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1

让歌声拨动心底的轻弦用音乐构筑理解的基石——浅谈音乐在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

肖梦滢

西藏拉萨江苏实验中学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占据的比重极大,而且这种比重在一次又一次的课程改革中呈扩大趋势,考核标准也越来越高。想起曾经,我不断地督促学生背诵、默写古诗词,可谓殚精竭虑却收效甚微。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将之牢固地刻印在

脑海中,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之一。

好些年前,伴随着电视剧《梅花三弄》的热播,主题曲将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唱红了大江南北,这让我茅

塞顿开,为什么我们不借助音乐的力量让诗词的学习变得简单起来呢?其实,最初的诗都是能配乐演唱的,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尚书》中“诗言志,歌永言”的记载,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既然这样,我们借助音乐的手段让诗歌这一“阳春白雪”变得雅俗共赏也就顺理成章了。

一、配乐朗诵,使情绪活跃起来。

配乐朗诵,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个方法。当婉转动听的乐曲舒缓紧张的心理时,当抑扬顿挫的音调拨动心弦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诵让人如临其境时,学生不可能无动于衷,课堂也就不可能再死气沉沉。

例如,在讲授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时,可配上林海的《琵琶语》。细碎如私语的琵琶乐音,加上烟雨迷蒙的弦乐意境,将李词中那种含蓄清丽的风格、缠绵哀婉的浓愁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这样忧伤凄清的吟唱,不是当时琵琶女的内心的仿徨与无助的最准确写照吗,这样古典内敛的音乐不正可以触动我们心底的情感吗,这样别开生面的讲授不更容易带动学生进入情境吗?

二、谱曲演唱,让感受真切起来。

今天,虽然古代诗歌的曲调已散佚无几,但它的魅力却未曾消减,古风音乐在现代乐坛虽说不上大红大紫,但却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诗经》的《蒹葭》、李白的《清平调》、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曾被知名歌手演绎过,有这么好的资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共享呢?

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就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宋祖英对这首词的演唱。通过那磅礴大气的曲调,圆润而又具有穿透力的唱腔,学生对苏词豪放雄浑的特点,一定能产生更深刻的感受,从而了解苏轼,理解本词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亲耳聆听,令认识形象起来。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百闻不如一见”。讲课也一样,教师说得再多,学生的理解都比较抽象,不如让学生亲身感受来得更加真实形象。

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不知讲解过多少遍,诗中对琵琶声音的描绘更是惟妙惟肖,可是有多少人了解过,“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又究竟是一种哪样的曲调呢?教师的语言再丰富,都比不上学生的亲耳聆听,只有真的听过,才知道琵琶声原来是这样的,这时再结合白居易的描绘,学生的认识不就更加形象了吗?

四、音乐导入,把意境烘托出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设计得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教学事半功倍,而用音乐导入,无疑是有效手段之一。

例如,风靡一时的《菊花台》,是学生传唱很广的一首流行歌曲,“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菊花的黄与笑容的黄相融,触动着听众细腻的心灵,更让人深刻地感受到歌词中流露出的哀伤动人的情感,这不正和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韵味如出一辙吗?我们完全可以用这一首歌曲,增添词作的韵味,营造鉴赏诗歌的意境,这不是比死记硬背效果更好吗?

因此,诗歌和音乐的融合,使二者的魅力相得益彰,也让我们的课堂散发光彩。让我们在诗歌和音乐中,幻想才子佳人的浪漫,感受思乡忆人的惆怅,体会忧国忧民的焦虑,激发热爱祖国的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