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的护理马万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糖尿病的护理马万兰

马万兰

(临夏县疾控中心甘肃临夏731800)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的疾病[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并发症及药物作用的影响,病死率较高,因此,做好病人的护理及教育,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214-02

1.糖尿病知识教育

因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所以教育的对象须包括患者及其家属,使他们了解有关知识(如疾病及其治疗护理措施等),建立治疗信心以配合治疗措施的实施,更好的做好自我管理,稳定控制病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1)教育患者及家属糖尿病是一终身性疾病,必须坚持长期治疗。(2)了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治疗原则。(3)了解体育锻炼在治疗中的意义,培养坚持适度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4)指导病人正确口服降糖药。(5)教会病人正确注射胰岛素。(6)了解糖尿病人,定期随访尽早防止并发症。(7)教育病人认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临床表现并密切观测血糖、尿酮的变化,以便早发现早治疗。(8)告知病人发生低血糖的诱因和临床表现,掌握预防和自救方法。(9)教育病人和家属监测的重要性,有条件者自备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是进行糖尿病管理的有效工具,是糖尿病综合治疗方法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10)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告诉病人及家属糖尿病是一种心身疾病,情绪波动、精神紧张会直接影响病情,指导病人采取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保持病情稳定。

2.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应科学合理,不可太过与不及。即不能主观随意,也不能限制过严,一点碳水化合物也不敢吃,反而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应根据自己的病情、体重、身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计算,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好饮食,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应合理搭配,只有饮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才能发挥好疗效。否则,一味依赖所谓新药良药而忽略食疗,临床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严格限制白糖、麦芽糖的摄入,少食精粉、精米、食糙米面,果胶等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以增加胃肠蠕动,延缓消化吸收,利于控制高血糖。忌烟酒,少食油腻、煎炸食物。选用黄瓜、萝卜、西瓜的内皮,既可充饥解渴,又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常用食物有南瓜、冬瓜、苦瓜、山药、黄蟮,还可少量食用新鲜瘦肉、鱼、蛋等。

3.运动治疗的护理

运动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每周至少运动一次的人,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比每周运动不到一次的人低,合理的运动能增强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降糖、降压、减肥、减轻高胰岛素血症、降低甘油三脂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等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肺活活量,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根据患者的病情、爱好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保健操、太极拳、游泳、老年迪斯科等,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等强度、时间不太长的运动,慢跑、快走、健身操等,一般在饭后1小时左右运动最合适,每日2至3次,每次30分钟到一小时,运动不间断,持之以恒。重症糖尿病患者应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视病情的轻重逐渐增加活动量,一定要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对于一些老年患者,为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应选择在饭后血糖较高时进行,在活动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是否安全。

4.用药指导及护理

糖尿病人的用药一般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常用的有两大类;(1)磺脲类,包括苯磺丁脲、优降糖等,主要适用于单用饮食疗法不能良好控制的轻、中型无酮症患者;(2)双胍类,常用药物为苯乙双胍,又称降糖灵,主要用于症状轻、体型肥胖的非胰岛素依赖性患者;(3)胰岛素治疗常用于重型患者,尤其是幼年、青年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治疗及口服降糖药无效者;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及全身感染着;合并妊娠及分娩;需外科手术者。护理人员熟练掌握糖尿病的常用药物,药物机理,用法、用量、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可以有效的指导病人,按时按量吃药,不可随意减量或增量,服用剂量过大或饮食不当可发生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的治疗护理中,应注意胰岛素不能冷冻,因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不易2℃<或30℃>)及剧烈晃动,胰岛素注射前1小时自冰箱中取出,普通胰岛素在饭前30分钟注射,鱼精蛋白性锌胰岛素在早餐前1小时注射,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先抽短效(普通胰岛素),再抽长效(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每次注射要离开上次注射部位几厘米,以防止皮下组织萎缩或增生,形成皮下硬结,局部红肿,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一般要求2~3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病人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生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需要长时间的用药治疗和控制病情,因此让病人和家属了解糖尿病的一般用药、饮食、运动、护理知识,对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冯正义.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7229.

[2]于翠凤.《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