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和谐是医院安全平稳发展的助推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医患和谐是医院安全平稳发展的助推器

辛刚柯峥林晓萍

辛刚柯峥林晓萍

(武警8710部队医院医务处351133)

【摘要】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正处在医疗卫生改革期,如何在医患矛盾相对突出情形下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环境,为医院安全平稳发展提供一个助推器,值得卫生管理者探讨。

【关键词】医患和谐卫生安全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041-02

服务质量与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医院作为社会组成单元,其发展必须适应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医疗卫生改革期,如何在医患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形下,努力为医院创造一个和谐医患环境,实现医院安全平稳发展是值得卫生管理者深入探讨的课题。

1现阶段医患关系的新特点

1.1医患关系新内涵医患关系是伴随医疗职业出现而产生的,是医疗活动中人际关系的核心。现代医学认为,“医”已由单纯医生、医疗机构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全体医技护人员;“患”也由单纯病人、求医者扩展为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关系。和谐医患关系实质是医患之间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协作,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

1.2医患关系不断趋向市场化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药品、仪器设备与医疗环境的改善。但同时也导致少数医务人员把市场经济中商品交换原则移植到医患关系中,使原本纯洁的治病救人职责成了与病人价值交换的筹码。当然将医疗服务完全纯化为商品是非常困难的,但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不断推进,医患关系市场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1.3医患关系不断趋向民主化传统医患关系正受到挑战,以往医生凭借对医疗技术的掌握而具有权威性,病人对其只能绝对服从。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获取的便利,实际医疗活动中医生权威在不断降低,诊疗过程中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体,而是在知情同意前提下主动参与治疗。医患双方地位越来越平等,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民主。

2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2.1患者自我意识增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对疾病预防和早期诊治更加重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要求减轻痛楚、治疗疾病,还非常注重就医感受,希望能在轻松舒适环境下获得全愈,这除了要满足技术性医疗服务需求外,还有心理和社会需求。

2.2医患之间缺乏信任医患双方由于专业知识、文化背景及各自权益不同,面对同一个有争议的诊疗结果时,存在明显偏差。医方的出发点:是否符合专业标准,是否符合疾病演化趋势,是否在生理上得到康复;患方的出发点:检查用药是否合理,疾病是否全愈,医方是否存在差错,怎样才能获取最佳补偿。

2.3医患之间沟通不够近年来医疗纠纷虽大幅度上升,但医疗事故并未同步增加,这说明目前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医疗技术问题。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导致的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2.4医疗过程中人文关怀缺失医疗设备的现代化使大量物质性诊疗媒介进入医疗过程,伴随而来的是医生对高档检查仪器依赖,常规的检体、询问减少,病人的病情变化对医生来说更多的是检查数据与影像图片是否有改善;护士工作繁忙使病房巡视的主动意识与次数逐步下降。其负面效应是医患双方情感交流日趋减少,医患关系日趋冷漠。

2.5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法律法规对知情同意权的司法解释不明确,在处理医疗纠纷时,司法两家难以达成共识。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维权成本过高。部分媒体片面、个案的报道,缺乏严格的审核与规范,使本来严峻的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2.6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范围与规模远没有跟上市场经济步伐,是我国医患矛盾尖锐的最根本原因。资料显示,许多发达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民众绝大部分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承担,医疗过程得到有效监督,医疗资源利用率较高,医患间冲突很少。

3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对策

3.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卫生管理部门要正确理解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意义,充分认清现阶段医患紧张严峻形势,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常议。二是要科学定位医院发展规模,做大做强传统科室同时,可以适当打造一些品牌科室,走内涵发展道路。三是要建立健全医德医风督查组、医疗价格督导组、医疗质量检查组等各类组织机构,加强对医务人员监督管理,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3.2转变服务理念一是通过多种形式抓好十八大精神学习教育,广泛开展向华益慰、胡佩兰先进典型学习活动,提高医务人员工作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命感。二是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医务人员医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让医务人员自觉地把患者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三是引导医务人员树立“病人至上”服务理念,变垂直医患关系为平等医患关系,努力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身体和心灵慰藉。

3.3不断完善措施一是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病人、理解家属,医疗工作中做到多询问、多检查、多解释,使病人更了解病情,家属更信赖医院。二是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医院要重视人才培养,走全面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专业培训与基础培训相结合路子,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加强对青年医务人员带教和继续教育,规范医疗护理流程,打造高素质医护队伍。三是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实施动态管理和预见性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对纠纷易发科室,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8.12

[2]《论正确处理医患关系》.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