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少年暴力犯攻击行为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心理干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山西省青少年暴力犯攻击行为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心理干预

何志晶王志中樊鑫耿军亮

何志晶王志中樊鑫耿军亮(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410-02

【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青成年暴力犯攻击行为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测评青成年暴力犯的攻击性及领悟社会支持,分析6次团体干预训练对青成年暴力犯的影响效果。结果团体心理干预训练后,青成年暴力犯的攻击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团体心理干预是降低青成年暴力犯攻击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青成年暴力犯攻击行为领悟社会支持团体心理干预

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他人身心健康的行为。近年来,随着西方青少年犯罪率的增长,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了西方学者的极大重视。作为暴力犯罪重要特征之一的攻击行为亦成为西方心理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并被当作预测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暴力犯罪行为的重要内容而备受关注。有的学者着重探讨了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特征,为合理地控制青少年的攻击行为,科学矫正其暴力行为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另有学者研究了攻击行为与心理健康、人格、气质、防御方式等的关系[1],李淑臻对未成年犯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干预是矫治未成年暴力犯罪的良好途径。[2]本文在以往各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从攻击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两个方面着手,通过对山西省青少年犯的团体干预,以更加全面的评估团体干预对青少年犯攻击行为及领悟社会支持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山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抽取在押暴力犯80人,年龄在15~25之间,均为男性,随机分为两组各40人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无人员中途退出,全为有效被试。

1.2工具

1.2.1攻击问卷

采用修订后的攻击问卷包括19个项目:身体攻击6个项目,言语攻击3个项目,愤怒4个项目,敌意6个项目。验证性因素分析:GFI、CFI、IFI﹥0.90,RMSEA﹤0.05。全卷Cronbachα系数为0.884,重测信度为0.783。[3]

1.2.2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是由BlumenthalJA等编制,它是一种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量表,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社会支持源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个体收到社会支持程度。全量表Cronbach系数分别为0.87、085、0.91和0.88,重测信度分别为0.85、0.75、0.72和0.85。[4]

1.3测评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同一时间分别以监区为单位实施测查。要求测试对象认真阅读指导语,独立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

2、结果

干预后分别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攻击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各因素的组间和组内差异,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攻击行为及PSSS前测组间比较(-x+s)

表2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攻击行为及PSSS后测组间比较(-x+s)

结果表明,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变量上均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学员的以上变量均有明显的效果。

3、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团体心理干预对暴力型青少年犯的攻击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有明显的效果。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攻击行为是来自示范的作用。其提出生活中人们常常是通过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模仿,通过学习的过程最后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所以攻击行为常常是儿童及青少年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我们精心设计了6次团体干预,主要针对发生暴力犯罪的青少年,共40人参加,每次历时120分钟,为期一个多月。在结束辅导后不久,对参加团体干预的成员进行回访测试。结果显示,团体干预对青少年暴力犯的攻击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有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丽,席焕久,牛志民,温有峰.辽宁省男犯攻击行为心理探析.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11-2313.

[2]刘晓明,冀云.团体心理干预对暴力型未成年犯攻击性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3):378-380.

[3]李丽,席焕久,牛志民,温有锋,杜雪.攻击问卷在中国967名男犯中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55-459.

[4]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心理科学[J].2004,27(4):98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