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属性分析共享经济的商业逻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从互联网属性分析共享经济的商业逻辑

席筝

关键词:互联网共享经济商业逻辑

一、概述

共享经济是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经济话题,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从全球视野来看,分享经济令几十亿消费者从中受益,并已经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比如,做房屋短期租赁业务的Airbnb成立仅仅10年,拥有的租住房间数量已经远超国际酒店巨头希尔顿集团。而以Uber、滴滴为代表的共享出行业务模式对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影响,更是为普通百姓所熟知。

本文认为,对共享经济的研究,不仅要从商业模式入手,而且要特别注重其互联网的“基因”,理解其作为新经济模式的成因和特性,从而找到有效的对策。

二、共享经济的定义与互联网基因

共享经济(Sharingeconomy)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1978年,其原义,是指个体借助第三方市场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知识、经验、或者筹集资金。共享经济真正成为有效的业态或经济模式,并迅速席卷全球,则发端于30年后的美国。来自《TheNewYorker》(2017年5月15日)的文章“TheGigisup”认为,当时美国刚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产阶级的资产大幅缩水,需要更多的收入养家,于是开始打更多的零工,比如业余时间开顺风车或者专车。车是自己的,花时间接送别人,别人得到方便,自己得到报酬。这样就促生了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新经济模式,即共享经济。

从共享经济的定义不难发现,研究者主要关注的是共享经济的商业本质:通过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整合线下的物品、资金、劳动力、经验知识、教育医疗等闲置资源,通过独立交易资产/闲置资产的使用权,更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当前共享经济的萌芽与成长,提供了最为关键的必要条件。共享经济对闲置资源、有效需求、连接机制、信息流以及商业模式等要素的整合,是以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前提和支撑的。正是因为有了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有了位置服务(LBS)、移动支付、数据认证等技术的成熟应用,有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渗透,才促生了共享经济。

下面,首先分析在共享经济模式中,互联网技术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

三、互联网技术在共享经济模式中不可替代的特性

互联网信息传递的广泛、高效和低成本特性,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实现的超强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以及通过数字加密认证技术实现的信息传递的安全性,上述三个互联网技术特性直接或间接地给共享经济带来如下深层次的影响:

1、提供了自媒体传播形式。

Twitter、微博、微信等等网络社交平台,提供了自媒体这种传播形式。在微信朋友圈可以做“微商”,通过微博粉丝群体可以建立“社区”。通过自媒体形式,普通人也有机会发布自己的某种闲置资源信息,这提供了巨大的共享经济模式的创新机会。

2、无限降低边际成本。

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共享经济中,用户获取到的最重要的商品是“信息”,而同一条信息的传播成本不再随着用户的增加而增加,新的用户继续利用该“信息”不需要增加新的边际成本。因而,网络中的边际成本是无限降低,甚至可以说几乎为零。边际成本降低,自然会引起边际收益的递增。例如,Airbnb提供一套共享房源信息,前期需要投入成本,而当其用户增加的时候,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3、提供了网络效应的基础

网络效应(NetworkEffects)也称需求方规模经济,是指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价值随着购买这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数量增加,其本身的价值也会增加。一方面,用户越多,越有价值;另一方面,越有价值,用户越多。

4、满足长尾用户需求。

民宿、闲置物品、衣服、雨伞等等,这些明显都是分布在尾部的需求,是个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是共享经济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领域。正是由于互联网具有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才使得以低成本服务长尾客户成为现实。换言之,互联网为分散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平台基础。

5、新型业态层出不穷,迭代速度明显加快。

2015年被称为“互联网+”的元年,“创新、颠覆与重塑”成为许多行业的共同特征,各种新型业态如雨后春笋迅速生长,其中不乏共享经济模式的企业。而这种业态快速生长和迭代,是与互联网提供的知识更新、强力检索、迅速传播是分不开的。

6、建立信用体系。

在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也有分享使用权的服务,但是那个时候只有企业、公司才能提供这样的服务,因为陌生人之间互相不信任,要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才能使双方达成交易,因此交易费用很高。而互联网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帮助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使“共享”成为现实。一是互联网打破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技术手段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壁垒。二是数据加密认证技术,特别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加密记账技术(区块链),使网络上的交易更加安全可靠,为各种共享应用平台建立信任体系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志来.共享经济的成因、内涵与商业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3):32-36.

[2][加]唐塔普斯科特(DonTapscott)/[加]亚力克斯·塔普斯科特(AlexTapscott).《区块链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