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

朱好1,孙新刚2,王文富1,杨志恒1

朱好1、孙新刚2、王文富1、杨志恒1

(1上蔡县环境保护局中国河南463800,

2驻马店市环境保护研究所中国河南46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曰益里现,尤其大气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大气坏境监测,并釆取有效措施提高大气环境检测貭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问题;措施

引言:大气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生存与生命存在决定性影响。近年来随着雾霾、PM2.5等重大空气污染问题的产生,治理大气环境已经逐渐成为全人类关注的话题,现阶段,大气环境监测工作还具有局限性,为促使其效能的更好发挥,有必要探讨和研究提高其监测质量的策略,对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措施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涵义

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和掌握环境的具体状况,以便能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时阻止环境进一步遭受破坏,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保护环境,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环境监测的临时目的,而促进环境持续发展,保护人类生命和生存才是最终目的。环境监测质量指环境监测工艺效果,是考核环境监测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技术人员在实施环境监测工作时,若想真正保证环境监测质量,就必须在监测前期编制出详细的监测计划,确定出环境监测目标和要求,合理设计环境监测系统,利用监测标准和要求来指导监测行为,确保环境监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环境监测工作,制定和研发合理的环境保护体系,利用环境监测的标准和要求指导监测行为,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为实现人类的持续、健康、和谐向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气环境监测的主要问题

2.1大气环境监测的意识不强。大气环境监测是全人类都应该重视的问题,但是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遭受大气环境污染的数量较少,对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大气环境监测的联动机制,有些国家和地区虽然也签署了共同保护大气环境的相关条约和协议,但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保护大气环境、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等方面的努力不够,法律意识淡薄。

2.2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不健全。就目前而言,相关部门对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视程度不够,技术人员对大气环境网络建设的重要性识不够,导致大气环境监测网络构建不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相关的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相当匮乏,不能够有效的实行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甚至降低了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

2.3监测质量得不到保证。大气环境监测中,环境采样是重点,对环境监测质量有着严重影响。但由于我国大气环境监测长期忽视环境采样,使环境采样处于在边缘化,导致环境采样不符设计要求,采样成果不高,监测质量降低。另外,因经济和就似乎条件限制,国内大气环境监测设备跟不上时代发展,相关部门又未得到资金支持,无法引进、更新陈旧的监测设备,致使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受到影响,出现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不可控现象。

2.4大气环境监测缺乏必要的经费。大气环境监测需要长期持续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家和地区对大气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和设备落后,无法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严重打击了大气环境监测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气环境监测质量。

2.5环境监测人员综合素养水平不一。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监测人员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业务操作能力尚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第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环境监测机构当前的培训大多数具有多部门、临时性特征,且接受培训的监测人员数量较少,监测人员的操作技术掌握不全面,对操作规范掌握不到位,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二者脱节;第三,监测人员由于工作具有特殊性,人员更新速率较低,严重缺乏高学历、年轻的专业性人才,导致其在新理论与新技术的理解与运用方面受到限制。

3.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提高措施

3.1建立并健全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的大气环境监测站并没有在内部建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更没有明确监测质量责任,所以导致监测人员意识不到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工作时也无法依据相关制度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环境监测质量进行管理,最终造成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不达标。为了改进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在大气环境监测站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测质量保障体系,并利用该体系来确保环境样品采集、测量数据分析以及数据综合评价等工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出质量保障体系的指导作用,规范大气环境监测行为,切实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

3.2推动实验室认可制度。所谓实验室认可是指“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或校准所给予的一种正式承认”。实验室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为质量保证提供体系认证。加强实验操作,加强质量监督网络建设,提高实验水平,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道路。

3.3要充分发挥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功效。随着我国能力建设、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机构所使用的设备同样不断更新,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效率。在维护设备方面,要指派专业的维修人员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查和保养,为了避免仪器设备出现不必要的损耗,还要对设备进行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保证设备在运行中完全发挥作用。

3.4加大对大气环境监测投入,提高监测质量。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要建立大气环境污染监测的预算决算,加大对监测人才的培养力度,采购先进的监测仪器设备,开发并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实时的公开发布,并定期对大气环境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制定针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并严格执行,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结果的优化升级,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人类安全。

3.5提高大气环境采样质量。采样对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大气监测采样不合理必然会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进一步对环境治理和改造工作产生影响。因此大气环境监测必须要提高采样质量,充分体现采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为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提供保障。环境采样过程中要注意采样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采样点位、采样断面、采样频次、采样周期,以此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采样方案,从而保障采样的完整性。

3.6提升监测人员综合素养。监测人员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提升监测人员的综合素养,以提升质控水平。第一,可通过技能培训、岗位练兵、脱产再教育等系列方式,来提高监测人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工作态度,增强对工作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提高其服务意识;第三,完善监测人员考核评价和奖励机制,在具体的工作中,对其执行高要求和高标准,充分肯定和鼓励监测人员的创新精神和钻研精神,条件允许时,可采取奖励政策,促使监测人员业务能力与分析水平的综合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对治理环境污染实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的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也是会遇到一定的问题的,因此一定要找到解决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参考文献:

[1]杨健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122.

[2]刘廷亮.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96.

[3]闻明.提高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0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