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技能竞赛的心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谈护理技能竞赛的心得体会

谢丽燕徐美贤

谢丽燕徐美贤(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925)

【摘要】总结技能竞赛对提高护理专业学生技能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以护理技能竞赛为手段,反思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综合性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护理学专业实用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护理技能竞赛护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25-02

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综合性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护理技能竞赛为手段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亦越来越受到护理教育领域的关注。我校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广州市、广东省的护理技能竞赛,取得团体、单项一、二等奖和特等奖的优异成绩,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参赛前在全校举行了技能竞赛,并对竞赛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其主要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强化,培养护生综合素质的结果。作为选手的指导教师,回顾护理竞赛的过程,对护理教学改革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见解。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0级护理专业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161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143人,年龄在18-24岁间。首先是全员参与,掀起训练热潮,集中强化训练。由护理教师负责指导,实验老师负责组织督促。一个月之后,在全员训练、班级内竞赛。最后,全校选出50名优秀学生进行校内决赛,再从中选拔优胜者参加广州市、广东省的护理技能竞赛。

1.2技能竞赛项目参照广东省卫生职业教育协会意见,为体现护理的可观性和技术性,竞赛组委会确定4个竞赛项目,基础护理项目为:抽血技术、青霉素过敏试验法;专科护理项目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胸腔闭式引流瓶更换。

1.3评分标准采用省竞赛组委会充分酝酿和讨论而制定的评分标准。该评分标准与过去相比较,在人文关怀和能力培训上有明显的改进。

1.3.1技能时间为充分体现护理效率,以质量为中心的原则,评分标准明确规定,抽血技术8分钟、青霉素过敏试验法10分钟、心肺复苏5分钟和胸腔闭式引流瓶更换10分钟,每超出10秒扣1分,超时少于10秒的不扣分。

1.3.2赛前要求为了反映护理技能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每位选手必须全面训练4项护理技能。现场抽签决定竞赛顺序,并规定抽签后参赛选手与外界隔离。

1.3.3理论测试由我校护理教师商讨,每项技能相关理论分为100分,要求在竞赛前的1天统一安排时间和考场,进行闭卷测试。

1.4统计学方法各项数据均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护理成绩评价(见表1)。

表14项护理技能竞赛及理论成绩(n=161)

项目技能理论t值p值

抽血技术89.39±4.9685.30±2.733.230.003

PG试验88.48±4.2884.60±2.703.420.001

心肺复苏72.37±3.8262.60±2.529.540.000

引流瓶更换70.15±2.1560.40±1.2717.480.000

注:理论、操作成绩均以百分制计算

2.2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技能竞赛的效果评价(见表2)。

表2学生对技能竞赛的效果评价(n=161)

评价内容人次百分比

提高技能学习兴趣15395%

巩固理论知识与技能13282%

对应聘有帮助15898%

提高心理素质12980%

锻炼应变能力12276%

学会与人沟通与合作11873%

分析表1、表2及扣分原因得出:首先技能与理论成绩相比较,技能成绩优于理论成绩(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其次,4项护理技能竞赛得分之间的比较,说明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成绩普遍较好,而专科护理技能成绩相对较低(p<0.001,存在显著性差异);再次是操作前的病情评估和对病人的关怀欠缺;95%以上的护生认为,竞赛活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对应聘很有帮助;80%以上的护生认为竞赛对巩固理论知识、技能和提高心理素质有帮助;70%以上的护生认为竞赛可以锻炼应变能力和提高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

3.小结

3.1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技能培养护理理论是对护理现象系统的,整体的看法,以描述、解释、预计和控制护理现象[1]。描述、解释、预计和控制是理论的主要作用和任务。理论是解释和观察事物的重要工具,也可推测未来事物发生的结果[2]。我校技能竞赛中,成绩明显高于理论成绩,暗示了学生重视技能训练,忽视了理论基础的钻研。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培养优良护理技能的前提条件,要不仅知道是什么,更要知道为什么,否则培养出来的护士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护理“工匠”角色。例如,为昏迷患者插胃管时,只知道插至会厌部时抬高病人头部,而不知道其中的理由,那就是“工匠”的操作者。由于理论基础不扎实,也常常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常见的肺水肿输液反应,通常是因为护士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没有分析患者病情,未能了解药液的使用目的、方法和不良反应所导致的严重后果。

3.2增强基础护理的同时,要重视专科护理本次护理技能竞赛中,抽血技术和青霉素试验法成绩明显高于心肺复苏和胸腔引流瓶更换,说明在校护生注重基础护理技能,而未能强化专科护理技能。各门专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多种专科技能,能迅速发现患者的主要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抢救患者生命。一位高素质的护士,不仅需要过硬的基础护理技能,也很需要过关的专科护理技能,两者要融会贯通。

3.3加强病情评估,强调知情同意本次护理技能竞赛中,护生对病人病情评估欠全面,扣分较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体护理的推广及护理程序的运用,护理评估已成为护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且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的始终。不同的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特点都不尽相同,评估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所以应该加强护理评估。在美国早在1957年法院就将知情同意在法律上引入医疗领域,并于1992年在医院协会发表了“患者权力宪章宣言”,说明国外在很早以前已经关注病人的知情同意权。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护士的职责,因此护士应当履行职责,让病人获得知情同意的权利。

3.4加强护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调查中80%的学生认为,技能竞赛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竞赛环境中气氛十分紧张,将有上千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上千张嘴“评头论足”,或褒或贬,这就需要有镇定自如、宠辱不惊的良好心态,尤其要有失败挫折的心理准备[3],而这对即将面临实习应聘的护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3.5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护理教师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求,坚持全面育人,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必须完善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包括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如何进行健康教育。为增强护理专业的责任感,而应学习的理论与法律方面的知识,加强外语学习,吸取国外先进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岗位需求为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可以通过技能竞赛为手段,深化职教改革。护理教学中,举行技能竞赛活动,创设竞赛评价氛围,以评促改,以评促进,营造良好的学风,对学生和教师都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

[2]许红.分析操作竞赛结果优化护理实践教学[J].现代护理,2006,12(22):2150-2151.

[3]石敬萍.竞赛活动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6,20(7B):1865-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