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应用腹腔镜和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输尿管结石应用腹腔镜和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闫锐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252000

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输尿管结石应用腹腔镜(LS)和开放(Open)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Open及LS行手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Open及LS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结果:1.LS组成功率92%(有2例中转开放),Open组成功率100%。2.手术时间LS组平均105min,后6例平均65min;Open组40~150min,平均75min(P<0.05).3.出血量LS组20~70ml,平均25ml;Open组60~180ml,平均110ml(P<0.05).4.放置引流管时间LS组2~15d,平均5d;Open组0~6d,平均3d(P<0.01).两组术后均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术后1.5个月拔除。5.住院时间LS组5~12d,平均7d;Open组8~15d,平均12d(P<0.05).6.并发症LS组尿漏4例,7~11d自愈,无伤口疼痛,康复时间11d;Open组有15伤口疼痛,康复时间35d,并有切口区长期麻木、异感、肌肉瘫痪等.P<0.05。结论:治疗输尿管结石可以采用腹腔镜治疗,此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当中患者耐受良好,手术后出院时间短,术后无严重感染以及并发症情况发生,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腹腔镜;开放输尿管切开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由于结石所存在的地方存在差异,因此均有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肾结石等。此疾病的存在于多方面因素相关,可能因为环境的因素以及患者出现全身性病变等,一般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血尿,此疾病严重的威胁的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1]。因此,本次主要对输尿管结石应用腹腔镜和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的输尿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70岁,中位年龄为(51.45岁±2.34)。结石的直径为0.52厘米~2.68厘米,平均1.34厘米。根据随机抽选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麻醉方法均采用全身麻醉,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并进行常规的铺巾和消毒工作,切口以患者腰部位置十二肋缘下进行,将其皮肤、皮下和肌层进行逐渐的切开,将其肾周围筋膜打开,临床医生在腔静脉上方位置寻找患者输尿管,同时根据手术前影像学结果寻找结石所在的位置,采用阑尾钳将结石上输尿管进行夹住,并在结石位置采用医用尖刀将输尿管以及周围的组织进行切开,通过直视的情况下将结石取出,同时还需要对结石上端和下段的输尿管通常情况进行检查,倘若临床医生发现存在息肉情况、增生组织,则需要采用电灼切除。在切开位置放置一根F7双J管,将一端置入患者的膀胱,将另一端置入患者的肾盂。4-0薇荞关闭输尿管切口。确定患者未出现活动性出血,伤口内留置皮管一根引出体外,将切口进行逐层的缝合,完成手术治疗。

实验组:在患者的腋中线髂嵴上大约2cm位置将皮肤切开2cm,采用血管钳将肌层进行逐渐的分开,同时利用食指探查患者腹膜后间隙,同时将腹膜进行推开,建立后腹膜腔,通过此个切口将自制气囊置入患者的腹膜后间隙位置,囊内充气500ml,压迫3min之后放气,然后再将其取出。通过利用手的引导,分别在患者肋缘下腋前、后线位置将皮肤进行切开,并将1cm以及0.5cmTrocar进行置入,腋中线切口置入1cmTrocar,丝线缝合密闭切口。将腋中线切口通道作为观察通道置入腹腔镜,余二切口置入操作器械,接气腹机充CO2,将压力设置为15mmHg,将流量设置为16L/min。然后将腹膜后的间隙进行缓慢的扩大。通过借助于腹腔镜对后腹膜间隙被脂肪组织填充情况进行观察,同时对脂肪组织进行恰当的分离,依照手术前影响学检查结果结石所存在的位置,以腰大肌、肾脏下级作为标志,打开Gerota筋膜,然后寻找输尿管结束所存在的位置,将结石段输尿管进行有效暴露,在结石上方位置采用电刀,并运用纵行的方式将输尿管进行切口,然后将结石取出,将F7号双J管放入患者的输尿管内作为支架,确定位置合理,输尿管切口4-0薇荞缝合2~3针左右。在手术可见范围内进行彻底的止血,输尿管周负压球管引流一根从腋后先Trocar孔引出,并将腹腔镜进行退出,各穿刺孔皮内缝合数针,即完成手术。

1.3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膜后引流管、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见表1。

3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疾病,一般发生在中年患者以及壮年患者当中,男性较多见,一般输尿管结石的主要临床症状有绞痛以及血尿,患者疼痛难忍,并且伴有阵发性。近年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上一般采用腹腔镜和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2]。由于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手术切口小,采用腹腔镜便能够利用其监视器来进行手术,更为便捷,在手术过程当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能够及早的下床运动,能够有效避免患者输尿管以及其他组织受到损伤,对患者的创伤较少,术后恢复快,该种治疗方法更利于治疗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腹腔镜组切开取石在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康复天数上较开放组效果明显,而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手术时间也逐步缩短,腹膜后引流管天数也逐渐同开放手术无明显差别。由此,我们可知道,对于输尿管结石应用腹腔镜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确保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林刚.输尿管结石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与传统开放输尿管切开取石的疗效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3,(8):174-175.

[2]马亮,余大敏,张志根等.经腹腹腔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171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0):1577-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