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单纯疱疹的临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口腔单纯疱疹的临床治疗

董冰楠

董冰楠(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口腔科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患者资料。结果48例患者经过治疗,已经有45例患者完全康复,3例患者病情已经出现好转。结论对患者的精心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黏膜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54-01

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毒(herpssimplexvirus,HSV)感染可以造成口腔黏膜的损害,称为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口腔单纯疱疹。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一般是原发性疱疹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成人疱疹病毒感染多为复发性疱疹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唇疱疹。单纯疱疹病毒的感染率较高,约为33%以上,无明显年龄差别。近年来,多种原因增高了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例如,放疗和化疗、器官移植、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及人体因为感冒、发热、疲劳等所致抵抗力下降等[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口腔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毒患者48例,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3例。辅助诊断包括形态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病毒分离和基因诊断。

1.2方法与结果:对我院收治的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治疗计划。结果:经过对患者的精心治疗,48例患者中45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良好并且满意出院,3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留院继续接受治疗。

2治疗

2.1全身治疗

2.1.1支持治疗

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病情严重者卧床休息、保证饮入量,维持体液平衡;补充维生素B和C:进食困难者可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B和C;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2.1.2对症治疗

高热患者给予解热镇痛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抗生素类药物预防继发感染;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可抑制病毒复制,口服,200mg/次,4次/日,5日为一个疗程,注意不良反应,服药期间避免肝肾功能损害。阿糖胞苷:对DNA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用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静脉滴注,0.5~2mg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中,8~12小时滴完,5~10日为一个疗程。利巴韦林(病毒唑):抑制病毒复制,口服,100~200mg/次,2~3次/日,5日为一个疗程,肌内注射,10~15mg/(kg?d),分两次注射,5日为一个疗程。干扰素及聚肌胞:肌内注射,1~2次/日,注意不良反应,如发热、头痛、肌肉痛及疲乏无力、胃肠不适、四肢麻木等,此药不良反应较多,价格较贵,效果低于阿昔洛韦,一般不作为首选药物,但对于复发频繁和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阿糖腺苷:抑制病毒,用于免疫力低下者,静脉滴注,5~15mg加入5%葡萄糖液1000ml中,8~12小时滴完,5~7日为一个疗程。免疫治疗:左旋咪唑、多抗甲素、转移因子等[1]。

2.2局部治疗

2.2.1含漱剂:1%~3%过氧化氢溶液,消毒、防腐剂,可释放大量新生态氧,抑制杀灭厌氧菌,且可防腐、除臭、止血和机械冲洗,1~2小时1次冲洗患处,连用3日。0.2%的氯己定溶液:杀菌、抗炎,宜与过氧化氢溶液合用,稀释1倍后含漱,3~4次/日、0.05%甲硝唑溶液,具有抗厌氧菌作用,疗效好,毒性小,含漱或冲洗,2~3次/日。

2.2.2抗感染糊剂

四环素甘油糊剂:主要成分是四环素和甘油,抗菌、抗炎、收敛作用。局敷患处,3~4次/日、复方甘油糊剂:主要成分是红霉素、克霉唑、地塞米松、清鱼肝油,主要作用是抗菌、止痛、促进愈合,敷患处,3次/日。

2.2.3抗病毒药物软膏5%阿昔洛韦软膏、5%碘苷,涂敷于口唇及口周皮肤患处,4~6次/日。

2.2.4止痛糊剂

溃疡糊剂:主要成分是地塞米松、薄荷、甘油。主要作用为止痛,敷患处,3次/日、达克罗宁糊剂:主要成分是达克罗宁、苯海拉明,主要作用为止痛,敷患处,3次/日。

2.2.5膜剂口腔黏膜用药。

甲硝唑药膜:主要成分是甲硝唑、丁卡因、维生素A、泼尼松,主要对厌氧菌有效,贴敷患处,3次/日、螺旋霉素药膜:主要成分是螺旋霉素、达克罗宁、甘油、复方明胶液,对革兰阳性菌或螺旋体所致感染有效,用法同甲硝唑药膜。

2.2.6唇部及皮肤用药

3%~5%阿昔洛韦软膏:高效广谱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局敷患处,4~6次/日、0.1%碘苷:抑制病毒DNA合成,病毒停止繁殖或失活,用法同阿昔洛韦软膏。

3讨论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由核心、核衣壳和包膜三层结构组成。核心是含有病毒遗传信息的双链DNA,呈二十面体。核衣壳由蛋白质组成。包膜上富含糖蛋白和脂蛋白,有VAP、gB、gC、gD、gE、gI抗原成分。HSV的亚型包括HSV-1和HSV-2两型,差异在于生物学特性、抗原性、致病部位、特异性酶和核酸序列。HSV以三种形式感染宿主:增殖性感染、潜伏性感染和整合性感染。HSV的传染源是患者及带菌者,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染。HSV吸附于传染的细胞之上,随后病毒融合、脱壳、入核、复制与转录,形成了大量病毒DNA。

参考文献

[1]尹晓华,季小平,朱冰,陈莉,廉维.口腔单纯疱疹患者的免疫机能改变[J];西南军医;2007年01期

[2]张举之主编.口腔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36

[3]蔡扬,柳咏发,王永秀,李秉琦.药物雾化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