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保德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护理配合经胸、腹腔镜切除食管癌的48例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围术期实施系统化护理,仅有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18天。结论:围术期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

【关键词】胸、腹腔镜;食管癌;围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23-02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死亡率占各部位肿瘤的第二位。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随着微创手术以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也逐渐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中。我科自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开展胸、腹腔镜食管癌手术4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8例,均为男性,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3.5岁。病灶位于食管上段8例,中段28例,下段12例,病灶长度2~5cm。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对疾病及手术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况,积极主动采取干预措施,讲解微创手术的优点、手术大致过程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强调患者自身的积极配合对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让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术前指导术前指导患者戒烟戒酒,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术前2周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训练方法包括缩唇呼吸(鼻子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缩唇如吹口哨状,缓慢呼气)、腹式呼吸(卧位姿势一手固定于胸部,一手置于上腹,鼻子缓慢吸气,保持胸部不动、腹部凸起,再用口缓慢呼气且尽量将气全部呼出,同时收缩腹部。)及有效咳嗽(深吸气后屏住呼吸,使气体在肺内最大分布,声门紧闭,使横膈抬高增加腹内压肋间肌收缩增加胸内压,声门忽然打开,痰液排出)或采用呼吸功能训练仪进行训练。同时,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的适应能力。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48h内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呼吸声调、体温和意识变化,准确记录护理记录。若发现患者出现血压高、心率快、呼吸困难等体征,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处理。

2.2.2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取平卧位,保持6~8h,待麻醉清醒后取30°~45°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胸腔引流。术后1d鼓励患者坐起,于床上进行肢体伸展,术后2d起,协助患者下床,于室内缓慢行走3~5min,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活动量。

2.2.3呼吸道管理

术后患者给予氧气吸入(3~4L/min),维持血氧饱和度(SPO2)在90%~100%。由于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术后肺部分泌物增多,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是食管手术后的关键。①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通常是遵医嘱支气管扩张剂特布他林2ml和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2ml,3次/d,连续3~4d。②协助叩背:将手指并拢握呈杯状,适度叩击震动患者背部,由下及上、由两侧至中央,反复进行8~lOmin。然后让患者做有效咳嗽。有条件者也可使用机械排痰机进行排痰,2次/日。③吸痰:对于咳嗽咳痰无效者,可采用吸痰法。吸痰时手法轻柔,尤其行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者应避免误插鼻导管引起吻合口痿。

2.2.4管道护理

①胸管:观察长管内水柱波动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保持引流管道的密闭、无菌及引流通畅。若术后每小时引流量≥100ml,血性黏稠、色鲜红,且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尿量减少等则提示胸内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若引流液中有食物残渣,提示有食管吻合口瘘。若引流液量多,为淡血性或淡黄色液,则提示有乳糜胸,应及时报告医师,采取相应措施。②术后12h内从胃管内引流出少量血性液或咖啡色液,应视为正常,如引出大量鲜血或血性液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术后3~4d内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管通畅,避免胃扩张,以减少吻合口张力,固定牢靠,防止脱出。若胃管脱出,应严密观察病情,不应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

2.2.5营养支持

食管癌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给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1]。早期肠内营养需注意以下几点:掌握营养液的配置,保证温度在39°~41°,采用输液恒温器,置于近鼻胃管处,营养液现配现用,肠内营养配置遵循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2-4]。患者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60°,每次滴注前检查营养管前端位置,如在滴注过程中出现呛咳等症状应停止滴注,检查营养管是否通畅在位。每次输注过程中,每4h抽吸并评估胃内残留量,若残留量大于100mL,应延时或暂停输注,必要时给予胃动力药。在实施肠内营养时,要了解管道管端的位置,并标明管道名称,防止滑脱。由于营养管蛋白质易变性堵塞管道,每瓶营养液输注前后均用20mL等渗盐水冲洗,使管道保证通畅。

2.2.6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吻合口瘘。一般早期吻合口瘘多发生在术后3~7d,表现为进食后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及全身中毒症状,患侧呼吸音低,叩诊浊音白细胞升高甚至发生休克。处理原则一般为禁食;应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充分引流。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抗感染。补充足够的营养和热量,纠正低蛋白血症。

2.3出院宣教

2.3.1保持良好的生活情趣,保持口腔卫生,忌烟酒,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习惯选择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情。

2.3.2预防呼吸道感染

天气变化时注意防寒保暖,不宜至人多密集的地方。

2.3.3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饮食应循序渐进、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并嘱其饭后2h内勿平卧,睡眠时将床头抬高;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碳酸饮料,避免进食过快、过量及带骨刺或硬质食物,质硬的药片可碾碎后服用。

2.3.4定期复查,坚持后续治疗

我们的实践表明,通过对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系统科学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和家属对胸、腹腔镜手术有了科学的认识,有效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增加手术成功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手术前后的呼吸功能锻炼,通过降低患者呼吸频率,使胸廓和肺泡达到有效扩张,提高了有效通气量,增加气体交换和弥漫,既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也促进肺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和各项指标观察能够及时发现突发事件,为积极采取措施争取了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军,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09.21:55

[2]黎介寿.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75

[3]金薇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营养不良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1):86.

[4]许国芹,王慧琴.食管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