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的灵魂

/ 1

闪光的灵魂

拂晓李广仁

如果你来到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马武镇,提起中心小学校长余柏华,人们都会翘起大拇指,用赞许的口吻向你介绍他的事迹。你会从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和周围群众那喜爱和敬佩的目光中,读出一位山区小学校长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窥见一位教育科研的先行者那求索的精神和博大的情怀。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这所学校,走进这位学校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

该镇是武陵山区一个风光秀美、具有绝对绿色植被,连接着利川、万州、彭水、黔江的公路干线穿场而过,学校就坐落在这两山夹峙的场镇上。2006年秋季,余柏华从黄鹤乡小学调到马武镇中心小学任校长。这位年近“不惑”的壮年汉子,有着十多年的教育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有着睿智的头脑和深邃的眼光。通过一年多时间的调查研究,他发现学校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采取的是“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方法,每天下午放学后长时间给学生补课,有些学生离校远,回家晚,补课没收到什么效果,家长学生都有想法。还有教师布置大量作业,压得学生苦不堪言。面对现状,余柏华深刻认识到,这不行啊,教育教学有它的规律,疲劳战术怎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

结合校本实际,余柏华敏锐地意识到,马武镇小学要在打造渝东教育高地上有所作为,就要狠抓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就是立足科研兴校。努力搞好教育科研,培养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于是,他再也坐不住了,2007年春节刚过,他就冒着春寒料峭提前来到学校,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召集教科室一班人研究教研工作。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在他的倡议和策划下,学校响亮地提出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学期每位教师要坚持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篇关于扬长教育的教研教改文章,每月要写一篇教育叙事,每周写一篇教学后记。而余校长自己更是以示范作用,率先垂范。在他的办公桌上,随时都能看到读书笔记本和教育教学专著。人们总是看到,他一有空就专心阅读教育教学专著,作笔记,写心得。每次出差开会或是听课、学习回来,他都给教师们带回教育教学书籍、光盘,而且及时组织教师学习和观看。从那以后,在这所闭塞的山区学校,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教师钻研教学、切磋教研成风,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然而,余柏华从在教育界多年的探索与积累中感觉到,教师三句话不离本行,抓教育科研工作,课题实验是重头戏。他是从课堂教学第一线过来的,现在也没离开第一线,课题课题,上课就得有题,有了题这课就活了,就立起来了。于是他在大会小会上都讲课题,在教研室他与教研员谈课题,和教师接触聊课题,召集课题主研人员议课题。他常说课题研究不是用来当摆设,装饰学校门面的,这可是要见效果的,以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教师们都知道他们的余校长作风务实,办事低调,认准了方向就要坚持前行,所以大家都打内心支持课题实验活动,在马武小学人人自觉参与,掀起了教育科研的热潮。学校承担的国家级子课题《小学生特长发现、培养、展示策略研究》正在紧张实施,余校长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和学校骨干教师反复研究论证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校本教研促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研究》也申报重庆市“十一五”基础教育规划课题获得成功,成为市级课题,开创了学校发展历史上课题研究成果的先河。

马武镇小学的师生们都清楚,为了实现这些重大的研究课题,推进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他们的余校长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心血和艰辛的劳动!这位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既抓面上的工作又抓点上的工作,既抓课题实验又抓校本教研,点面结合,双管齐下。余校长多年以来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谈教学已养成一种习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他这人似乎每天不这么做就浑身不舒服。有的年轻教师在碰到余校长不放信前来听随堂课、推门课的时候,临时改为上练习课,余校长也不动声色,满脸微笑,表示理解,下课后找这位教师交换意见,探讨上好练习课的途径,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使教师十分感动。对教学能力较差,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教师,他从不批评,从不疏远,而是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找原因,查问题,耐心指导,使他们迎头赶上,更上一层楼。对教科室每周举行的两次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余校长只要在家,总是认真参加,精心准备,评课时有的放矢,精彩讲评。教师们都说,余校长评课新、准、实、精,不愧是教育科研的内行,够我们学上一阵子的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马武镇中心小学近年来获得了“重庆市优秀语文教研组”、“石柱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等光荣称号。一个闪光的灵魂,集聚着、感召着一个战斗的群体,朝着构建渝东教育高地的目标高歌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