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跨国公司对本土企业的影响

李丹丹

李丹丹

南开大学上海

摘要:吸收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变成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手段。政府也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但是,在政府决策时往往忽略了:哪种类型的跨国投资者能对本土经济带来最大的益处呢?本文将跨国公司的对外效应分为:正面的横向溢出效应和负面的挤出效应,通过知识网络的视角,探究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如何影响其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外部效应。

一、引言

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都在想方设法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是这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性诱导的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Morisset&Andrews-Johnson,2003;Wells,Allen,Morisset,&Pirnia,2001)。因此,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有必要了解哪种类型的跨国投资者能给本土经济带来最大的益处。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不可否认,加剧了对产品、劳动力和资本的竞争,从而影响本土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会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比如跨国企业为本土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实践。

本文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战略对于本土企业的影响分为两类,一是对本土同业企业正面的横向溢出效应,一是负面的挤出效应。那么,在哪种情况下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会对同一产业中的本土公司产生正向的横向溢出效应,在何种情况下会产生负向的挤出效应呢?本文主要通过知识网络视角来探究跨国公司的战略选择如何决定了其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外部效应。之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跨国企业的影响探讨,将跨国企业本身视为一个黑箱,本文试图打开黑箱,从跨国公司本身出发,研究跨国公司的战略和特点如何影响本土企业的发展。

二、文献回顾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提供给本土企业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推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促进本土同业企业的发展。当然,跨国公司主观上很少有动力主动促成这样的战略,但其制定的对外投资战略在客观上会带来这样的溢出效应,事实上,跨国公司一般都容许这样的外部效应,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由于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在能力以及市场范围上的差异明显,一般跨国公司并不将本土企业视为其主要威胁。其次,促进当地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跨国公司与当地政府维持良好的关系(Meyer,2004)。跨国公司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正向的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三种机制实现。

一、本土联系

当跨国公司锁定了当地最好的货物和服务的供应商或分销商,那么本土同业企业就不得不转向次之的合作伙伴。此外,跨国公司也会与本土同业企业竞争其它稀缺资源,比如资本和其他重要的生产投入品等。

同时,当跨国公司采用当地供应商或分销商,他们也与东道国经济体产生了前向和后向的联系。当供应商和分销商在跨国企业和本土同业企业间架立起某种联系时,他们就自然开始扮演着知识传播的中介者角色。另外,当地的供应商和分销商也可以从跨国公司提供的培训项目中受益,从而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Brash,1966)。供应商的这种进步受益的不仅仅是跨国公司,而是其所有的客户。从这个角度讲,当跨国公司建立起当地联系,那么他们不仅能产生与上下游企业间纵向的溢出效应,而且这种纵向溢出效应也会产生横向的积极效应,即对本土同业企业的溢出效应。

二、示范效应

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让本土企业观察并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组织实践以及战略,并通过在他们自己的企业模仿这样的技术进行发展(Blomstr?m&Kokko,1998)。例如通过与跨国公司的接触,本土企业可以采用新的制造技术、市场手段、库存控制方法、对员工的激励程序或其他一些组织创新。这种本土企业模仿跨国公司活动的趋势体现了一种“示范”效应。正是这种示范效应促生了横向溢出效应,进而可以促进本土企业产量的提高(Blomstr?m&Kokko,1998)。

三、雇佣和员工离职

跨国公司雇佣当地员工对当地经济会产生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一方面,跨国公司往往会支付比本土企业更高的薪酬,他们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会强于本土企业,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对本土同业企业就会产生挤出效应。另一方面,雇员的流动又会使跨国公司的战略和运营等细节知识传播到本土企业中,从而产生横向溢出效应。此外,正如Meyer(2004)指出的,即便在有的国家这样的员工流动不频繁,但总体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因为当管理人员离开一家跨国公司后进行自主创业时,这种横向溢出效应就会非常明显。

本文试图从知识网络视角来探讨跨国公司战略的外部影响。企业通常被视为知识的储藏库(Grant,1996;Liebeskind,1996),因此企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就在于管理和使用知识(Kogut&Zander,1992)。根据Polany在1962年对知识的分类,知识可以分为内隐知识(tacitknowledge)和外显知识(codifiedknowledge)。其中,内隐知识是指个人的、与特别情境有关且难以形式化和沟通的知识;而外显知识是指那些可形式化、可制度化和言语表达的知识。知识的内隐性越高,复杂性越高,专有性越高,模仿就越难。企业的不同活动所倚赖的知识类型也是各有侧重。例如,具体的生产制造过程主要涉及外显知识,而管理和市场活动中则更多的包含内隐知识(Dhanaraj,Lyles,Steensma,&Tihanyi,2004)。

知识的传播会受到原有组织框架、体系等的影响,但这不等于说否定了知识的可传播性。事实上,知识是可以在企业间进行传播的,不同的企业活动所传播的知识类型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知识是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进行扩散。如图1所示,对于编码化的、具体的知识通过外部观测即可获得,而内隐的、内嵌的知识则需要通过高级管理人员的再创业中获得。

知识的扩散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1)可以获得的知识,由于不同类型的知识是通过不同的获取机制获得的,如外显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细观察或检验企业的最终产品等途径获取。而相对内隐的知识则需要依靠共同的供应商和分销商进行中介传播,或通过员工和高管的流动获取。其次,即便一个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和产品设计对外都是透明的,当地企业的模仿效果也会受自身因素的限制。(2)当地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当地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又主要受其已有的知识体系的影响,即待获取的知识与当地企业原有知识间的重叠部分的大小。

三、知识扩散

(一)获得跨国公司知识资源

1.与当地联系

1.1纵向联系

纵向联系主要是指与上下游企业间的联系,在短期主要体现为挤出效应,长期表现为溢出效应。在短期,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跨国公司的进入必然要同当地同业企业竞争好的供应商和分销商。此外,由于对投入品的需求增大,会抬高投入品的供应价格。这些在短期都不利于当地同类型业企业的发展。但是,从长期看,由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带动对于支持性产业的新增投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可以通过网络互动,促进知识在企业间的扩散;此外,跨国公司对于当地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培训等从长期看都将有利于当地同业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

命题1a:一个跨国公司越多使用东道国的供应商和分销商,那么在短期其对于当地同业企业的挤出效应越大。

命题1b:一个跨国公司与当地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关系越密切,那么在长期其对于当地同业企业的横向溢出越大。

一般来说,企业与上游的密切程度会高于下游。企业与供应商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投入品的复杂程度。如果说投入品很复杂,那么跨国公司可能因为不信任当地的供应商,而选择母国熟悉的供应商或者选择向上游并购。但如果投入品过于简单,那么即便跨国公司采用当地的供应商,由于投入品很简单,所以在与供应商的接触中,没有太多信息的交流,也不会产生较多的知识传播。因此,

命题1c:由于当地联系效应,一个企业的产品投入复杂性与其横向溢出的关系是曲线形,最大的横向溢出发生在投入品要求中等复杂的情况下。

1.2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主要表现为与当地同类型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一方面,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给当地企业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提供了绝佳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本地市场存在大量非正式的规则、不完全的社会契约和一些不正常的期望,跨国公司在进入时也需要一个战略合作者。因此,跨国公司与当地同业企业之间很有可能形成战略联盟。

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使合作企业受益的同时,其它非合作企业也可以吸引这种知识的传播。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中,跨国公司的当地战略合作伙伴企业与其它当地企业通过当地的商会组织或人员流动等途径产生接触和联系,因此,其它非合作企业也可以吸收从跨国公司扩散出的知识。但是,与跨国公司关联程度不同的企业所获得的外溢知识也有所不同:合作企业可以获得隐性知识,而非合作企业只能获得一些外显知识。

命题1d:一家跨国公司与当地战略联盟伙伴之间关系越密切,那么在长期,对于当地同业企业(包括非伙伴企业)的横向溢出效应越大。

2.示范效应

示范效应反映了外显知识的转移。随着这样的转移,横向溢出会增多。管理者之间的个人接触也会增加这样的一种示范效应,如跨国公司的管理者参与当地的机构或一些行业组织,就会构建起一种非正式的知识网络,而这种知识网络有利于外显知识的传播。

命题2:跨国公司管理者越多参与当地商业联合,在长期,对于与当地同业企业的横向溢出效应越大。

四、文章局限与未来研究

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局限:首先,溢出效应的显现在时间上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实证研究时就带来了测量的难度。其次,如何定义长期和短期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尽管外溢主要是基于某一特定行业,但它也可以越过特定行业而扩展到社会网络、集团内部机制、一般经济体等,而这些都加剧了对于外溢效应测量的难度。溢出的类型与大小取决于不同跨国企业自身的特点,这些需要在实证中采用更为精准的测量。这些问题都可以作为未来研究的一些方向,从而进一步推动相关实证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