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傅兰清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目的:研究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腰椎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其进行治疗,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8±8.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20.2±10.2)ml,治疗优良率为96%,其中优38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没有患者出现移位、Cage下沉、断裂、固定松脱的现象。结论: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手术;应用效果

临床上,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病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是在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基础上改良而来[1]。本研究主要针对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例腰椎手术患者来源于2013年7月~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2.21±5.26)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了下腰痛,有15例患者伴有明显的间歇性跛行现象,还有35例患者伴有麻木、下肢放射痛等神经根刺激症状。50例患者中,其中有2例为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不稳,12例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20例为腰椎滑脱。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进行治疗,具体为:麻醉方式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在其腰部后正中位置做出一个手术切口,将双侧骶脊肌剥离,将手术段横突、关节突与椎板显露出来,先将椎弓根螺钉置入,在C型臂机的辅助下,确认定位正确以及螺钉位置理想之后,选取术前症状较重的一侧当做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手术侧。安装纵棒在对侧椎弓根钉上,适度撑开椎体间,将下位椎的上关节突上部与上位椎的整个下关节突采用骨凿切除,要注意对紧贴椎弓根的出口根进行有效保护,对屈曲怒张的伴行根静脉采用双极电凝进行处理,以此来将术中出血量减少。对神经根采用神经剥离子进行保护,将椎间隙显露,然后在纤维环上做出一个矩形窗口,将椎间隙采用椎间撑开器适当撑开,将部分软骨终板与椎间盘组织采用刮刀刮出,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器试模,将椎间盘采用不同角度与大小的刮匙与髓核钳去除,对软骨终板进行处理。如果患者出现了滑脱现象,便要对其进行提拉复位,椎间隙采用自体髂骨骨颗粒或者自体骨颗粒进行填充,在椎间隙中斜行植入满松质骨颗粒的融合器,确保融合器后缘比椎体后缘低零点五厘米。对术侧棒进行安装,将对侧棒固定螺母松开,进行双侧

后方加压锁定处理,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将融合器锁定。将对侧小关节去除皮质,进行植骨操作,并且进行对侧横突间植骨融合。通常情况下,该手术通常只从一侧椎间孔将纤维环与纵韧带暴露,不处理对侧椎间盘后部纤维环,术侧可以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决定是否进行椎板减压。如果患者合并有关节突增生、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以及对侧神经根管狭窄等表现的患者,应该加用神经根

松解术以及对侧椎板间开窗减压进行治疗,以此来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确保。完成手术治疗后,要对患者进行两天的常规伤口引流,进行三周的卧床,采用支具辅助,下床进行活动与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将0-9分临床疗效评分系统作为依据,结合患者的工作状态、日常生活状况、止痛药的应用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等,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具体为:6-9分为差,4-5分为可,2-3分为良,0-1分为优。

1、结果

本研究中5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5.8±8.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20.2±10.2)ml,手术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术后对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没有患者失访,其治疗优良率为96%,其中优38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随访过程中没有发现患者出现移位、Cage下沉、断裂、固定松脱的现象。

3.讨论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不需要牵拉患者的神经根与硬膜囊,相对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该手术方式的神经牵拉伤发生率要低[2]。特别是在进行腰椎翻修手术时,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能够将严重粘连的硬膜外间隙避开,最终达到椎体间融合与神经根减压的目的[3]。除此之外,这种方式对患者的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进行了保留,在大部分情况下,能够将对侧椎板完整保留,稳定性增加;对植骨面积进行更多保留,能够将硬膜囊外疤痕的形成减少;该手术方式适用于所有的腰椎节段,不仅能够将操作过程简化,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治疗效果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25.8±8.5)分钟,平均出血量为(320.2±10.2)ml,治疗优良率为96%,没有患者出现移位、Cage下沉、断裂、固定松脱的现象。由此可知,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新宇.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对策[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22):1426-1434.

[2]林定坤.经肌间隙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并椎管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J].广东医学,2013,34(15):2336-2339.

[3]冯建宏.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8):7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