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探究

韩岩松

伊春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黑龙江伊春153000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应该把阅读教学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充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感悟和理解。

一、加强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高中语文课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教学中,要加强积累,对于阅读鉴赏的方法,教师要细心引导,教会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最基本的交际工具,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人文素质,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由浅极深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才能够保证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因为教材所选的内容,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无论是思想内容、感情因素,还是艺术技巧、语言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和代表性,文质兼美,充溢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教学重点应是诵读课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发展简况等知识,也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切实掌握。我在讲授《滕王阁序》时,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地方,作必要的补充,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同时充分利用文章句式对偶、音韵和谐、辞采华美等特点,加强理解和诵读,注意句子节奏的划分。另外,利用句式特点进行实词的积累。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以古比今、借古抒怀,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这都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认真学习文章的写法。

二、注重对于文体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章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新闻等。所以,教师应该注重从不同的文章题材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从一些文体知识中去解读文章,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在学习《边城》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小说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了解。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上,采用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理解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来了解情节,领悟主题,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框架。

再如学习《咬文嚼字》这篇美学论著时,作为文艺评论,阅读这类文章,等于是与这些文学大师对话,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讨文艺鉴赏方面的一些问题,加深我们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让学生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作一番比较。平时学生阅读的文艺评论并不多,加上文艺评论本身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这时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作适当点拨。文中所举实例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品味,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揣摩,让学生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作者的分析,允许学生有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的观点只要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

三、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领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这不仅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还能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标对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总体来说就是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阅读教材中的内容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课外的作品,如《古文观止》《谈美书简》《人类的故事》《文化苦旅》《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等,内容包括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不同领域的精华之作,体裁多样,内容全面。中学时期是积累知识和文化的重要时期,仅凭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好书可以增加学生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通过这种拓展阅读,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学生在阅读大量作品的同时,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同时,应该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