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国金融货币战的经济基础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4

试论美国金融货币战的经济基础及其对全球的影响

黎智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090021

摘要:众所周知,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经济、军事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世界格局的风云变幻,美国的对外输出不仅有以强硬的军事力量为支撑的政治手段,还有经济手段。准确的说,是美国的金融手段。现代战争本质上打的并不是军事政治,打的是钱。俗话说得好,有多少钱打多大的仗,有多少资源打多久的仗。支撑美国政治的主要基础是它的经济,即金融和美元。美元就好像一个水闸,不仅支撑着美国人民透支消费和大规模开支所产生的“逆差”,而且,它的“泄洪”和“关闸”都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在我看来,金融战和货币战才是最恐怖的隐形“不流血”战争,它可以在无形之中可以摧毁无比强大的对手,前苏联就是一个例子。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能被这场“不流血的战争”所吞噬。

关键词:美国;经济基础;影响

Abstract:Asweallknow,theUnitedStatesistheworld'sonlysuperpower,theUSpolitical,economic,militaryhavehadasignificantimpactontheworld.Withthechangingpatternsoftheworld,theUSexternaloutputnotonlywithstrongmilitaryforcestosupportthepoliticalmeans,aswellaseconomicmeans.AccuratetosaythatitisthefinancialmeansoftheUnitedStates.Modernwarfareisnotthenatureofthemilitarypolitics,playingthemoney.Asthesayinggoes,howmuchmoneytofightmuchbattle,howmuchresourcestofighthowlongthebattle.ThemainbasisforsupportingAmericanpoliticsisitseconomy,thatis,financeanddollars.Thedollarislikeasluice,notonlysupportingtheAmericanpeopleoverdraftconsumptionandlarge-scaleexpendituregeneratedbythe"deficit",andits"flood"and"gate"willhaveasignificantimpactontheworld.Inmyopinion,thefinancialwarandthecurrencywaristhemosthorribleinvisible"nobloodshed"war,itcanbeinvisibleintheinvisiblestrongopponents,theformerSovietUnionisanexample.Inthisregard,weshouldgiveenoughattention,mustnotbethis"bloodlesswar"swallowed.

Keywords:TheUnitedStates;economicbase;influences

一、美国经济基础的历史演变

要想了解美国的经济基础,就必须了解美国的生存方式。美国的生存方式是什么?即建立在美元基础之上的金融生存。乔良教授说过:“金融魔杖是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同时也是延续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国家生存方式”[1]。支撑美国经济基础的要素是美元,经济全球化本质是建立在以美元为基础之上的政治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

所以把布雷顿深林体系的建立与瓦解作为美国经济基础的分水岭也未尝不可。布雷顿深林体系即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了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利益的要求建立的,促进了美国经济霸权体制的完善。具体说来,美国的经济基础经历了美元黄金化和美元石油化两个阶段:

美元黄金化,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布雷顿深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美元与黄金挂钩,一分美元等于一分黄金,有多少黄金发行多少美元。这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因为美元只是“绿纸”,是一种会贬值的价值符号,但黄金不会贬值,黄金足以保持其价值的稳定性。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元可以自由兑换黄金,而且美国掌握了美元的“印刷权”,可以随意滥发纸币,当把世界财富榨的所剩无几的时候,又会无耻地制定让自己受益的“规则”,操纵国际舞台把解释权归给自己,其他国家永远“反对无效”。布雷顿深林体系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其不仅是一项让美国赚得盆满钵满经济战略举措,更是一项政治“重拳”,在全球经济跟着美国的脚步并把全球的财富聚集到美国的同时,也为美国人民的超额透支消费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政权。

美元石油化,即美元与石油挂钩。随着经济的发展,布雷顿深林体系已不再适应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它的存在严重限制了美国政府的美元“印刷业”。虽然美国是世界规则的制定者,可以不顾他国反对随意撕毁和炮制规则。但是,身为世界老大的美国一直以这种流氓痞子的行径与各国做交易,谁会信任它?谁敢信任它?结果只能是美国的信用受到影响。要知道,美元在全球存在的基础在于人们的信任,如果这种信用受到影响,没人信任美元的话,美帝国的末日不久矣。另外,美国政府失败的战争政策也加速了布雷顿深林体系的瓦解,如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整整打了14年,从1961年一直打到1975年,越战期间,美国的飞机被击落8000余架,5.8万人牺牲,整整打掉了美国的8000亿美元。在此期间,被“马歇尔计划”扶持下的欧洲经济繁荣,大量的财富流向了欧洲,很多人对美元不信任,纷纷要求用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和政治危机。如果此时不废除布雷顿深林体系,通过大量印刷美元来满足需求的话,美元的地位会被欧元取代,美国的霸权会受到影响,政府也会因为失去人民的信任而垮塌。最终尼克松政府于1973年8月15日宣布废除布雷顿深林体系,从此美元与黄金脱钩。

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国可以不受束缚随意印刷美元以满足需求,但滥发美元并非长久之计。在中东战争导致油价飙升之际,美国政府发现了一个可以提升美元霸权的措施,即美元与石油挂钩。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它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美元与石油挂钩,实际上美国控制了全球的“能源生命线”,所有有关石油的贸易必须用美元来结算,并且中东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巨大,这意味着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印刷美元来支撑国内高额的“透支”消费,进而保持大规模的贸易“逆差”,让全世界的财富回流到自己手中。总之,无论是美元黄金化还是美元石油化,其目的都很明确,即美元全球化。

二、美国的金融货币战对全球的影响

战争并非单纯的军事对抗,军事对抗只是延续政治的手段,达到政治目的后,军事对抗的作用会消减,军事对抗作为一种暴力手段不足以控制全球。相对于军事对抗,金融货币战领域就大不相同了,金融货币战作为一种隐性的“不流血战争”,没有体现为暴力的掠夺,但却可以在无形之中摧毁强大的对手。具体而言,美国金融货币战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美国的金融货币战是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支撑对世界施加影响。

美国在全球推行“不流血战争”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流血的战争”。美国的金融货币战是由美国军事力量保证的,离开军事力量的保证,美国的霸权主义意志没人会尊重。美国是如何把金融货币作为战争机器来入侵他国呢?前面已经谈到,美国追求透支的生活方式,即“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从国家到个人都把追求贸易逆差作为获取全球财富的基础。美国的强大有目共睹,但“911”却让世人看到外表如此强大的美国也有不堪一击的一面。“911”事件后,投资者认为美国深受恐怖主义威胁,并非理想的投资地域,纷纷决定从美国撤资,美国股市瞬间崩溃,美国的钱不够花了,怎么办?只能通过战争手段了。“911”只是一个借口,政府名义上打着反恐的旗号,实际上是在转嫁危机,让人们相信美国有能力也有信心成为全球最安全投资的地域,目的是吸引资本的再次回流。美国的思维方式是:既然自己国内的情况很糟糕,那就通过战争的手段,把全世界的的情况打得比自己还要糟糕,间接的突出美国的“好”,借助战争打回全球资本对美国的信心。如伊拉克战争。美元与石油挂钩后,美国对中东地区剥夺尤为残酷,伊拉克战争其实是中东地区反对美元剥夺的战争,随着美元剥夺的加剧,中东地区极端贫困的绝望主义变成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代表人物本拉登意识到了这一点,一手策划了“911”事件。“911”事件后,美国政府以“反恐”为名加紧备战,与其说美国政府报仇心切,还不如说为了让全球资本不抽离美国而采取的救命措施。外界看来美国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其实不然,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没有运回国内一桶石油。为什么呢?因为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国在伊拉克产油区打仗,油价就会飙升,油价飙升后美元的需求就会加大,使“美元印刷业”可以剥夺更多的实体财富。另外,萨达姆为摆脱美元的束缚,决定用欧元代替美元作为石油交易的基准货币,美国对此无法忍受,所以把中东拖向战争也是为了教训萨达姆。伊拉克战争后,美国经济一片繁荣,大量投资接踵而至,布什政府的支持率明显上升,伊拉克战争不仅稳固了美国的经济霸权,而且稳定了美国的政权,一箭双雕。

(二)美国的金融货币战是“过山车”和“剪羊毛”的游戏

美国的金融货币战对世界施加影响是通过美元的“泄洪”和“关闸”实现的。何谓“泄洪”“关闸”?“泄洪”指美国通过大量印刷美元然后把美元投向世界的某些地域,促使该地域的经济暂时繁荣。“泄洪”实际上是美国敛财的大好时机,如果美国突然关闭“泄洪闸”,导致美元的流动性减弱甚至停滞,那么就会对该地区经济产生抽血效应。但产生“抽血效应”还得具备让投资者撤资的条件,我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万事俱备”指美国通过美元“泄洪”和“关闸”导致美元停滞所产生的“抽血效应”;而“东风”则指美国通过制造地区危机或事端从而让投资者撤资的条件。美国的金融货币战为什么叫“过山车”和“剪羊毛”?美国通过“泄洪”“关闸”和不断制造地区事端导致某地区成为美元“受灾区”,促使美元指数周期律上下波动,该波动就如“过山车”;当“过山车”导致地区经济停滞、通货膨胀、投资者纷纷撤资到美国的时候,美国又掉过头来杀一个“回马枪”,掠夺该地区的财富,再次去剪该地区的“羊毛”。如1985年美日在“广场协议”后,美国大幅向日本“泄洪”,短时间促进了日本经济的繁荣,日元一度升值,从1美元兑换252日元升值为1美元兑换80多日元,升值了整整三倍。此时日本经济欣欣向荣,甚至抛出“买下美国”的豪言壮语。但好景不长,美国很快推出一个让日本黄粱美梦破灭的措施,即“巴塞尔协议[2]”。“巴塞尔协议”给日本当头一棒,刺破了日本国内的经济泡沫,打破了日本“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念头,使日本经济连续失去了第三个10年,日本不仅在军事上败于美国,经济上也输的心服口服。

另外,美国与古巴的例子也值得探讨。美国与古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美国不仅控制了古巴的制糖业,遏制古巴的经济发展,而且还频繁制造事端侵犯古巴主权。美元瞄准古巴并把古巴变成“泄洪区”后,美国政府便想方设法制造事端创造所谓的“东风”。古巴土改时期,因土改触及两个美国古巴裔地主的利益(后查证这两个地主均为艾森豪威尔的表兄弟),艾森豪威尔便下令对古巴实行军事打击,即后来的“猪湾事件[]”。除此之外,美国还用了一些卑鄙无耻肮脏龌龊的手段,包括安排特工炸毁古巴民用飞机然后嫁祸给古巴,无凭无据关押五名古巴爱国人士,暗杀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等等,古巴终于迫于无奈,倒向了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第一次把人类拖向了核战争的边缘。古巴人民通过此事件,尊敬的把美国称为“恐怖的帝国”。

三、面对美国隐性的“不流血战争”,中国应何去何从

货币战没有赢家。但如果美国把货币战强加在我们头上,我们也没有办法,这不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接招。我们已认清了美帝国的本质,即通过美元“泄洪”,然后依靠独一无二的军事力量把全球的局势搅浑,好让自己“浑水摸鱼”。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防止中国危及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企图通过制造地区事端打乱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但“物极必反”,美国现在就好像一条“抛物线”,其正处在抛物线的近低端,很快将会达到衰落的临界点;而中国在处在抛物线的近顶端,大国崛起为时不远。美国的真正的对手不是全球,不是中国,它真正的对手是自己,总有一天它会吞下自己胡作非为的苦果。那么,面对美国来势汹汹的进攻,我们应如何应对呢?

(一)保持清醒,知己知彼,取长补短,主动出击

美国的进攻虽来势汹汹,但并非没有缺点。2008年金融危机让美国“元气大伤”,美国国内的“产业空心化”日益严重,实体经济濒临崩溃。起初美国把低端产业和“夕阳产业”转移到全球,想让全球成为美国的“加工厂”,然后通过印刷“绿纸”换取世界财富。但这只是短期奏效的低级手段,因为美国把大量“夕阳产业”和低端产业转移出去,只保留中高端产业,这会产生“产业空心化”现象,必然导致“向心崩塌”。虽然奥巴马政府积极推出“再工业化”,但于事无补,因为此时美国已经缺乏创造实体经济的环境,同时美元输出战略与实体经济之间也存在着根本性矛盾,美国一直追求极高的赤字政策,保持贸易逆差是美国榨取世界财富的手段,如果此时实行再工业化,追求贸易顺差,那“逆差”和“顺差”之间的矛盾将无法调和。美国为了生存和霸权地位,必然一直支持美元的输出战略,所以美国走向灭亡势在必然。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如果我国经济发展到足以支撑我们打一场反“金融货币战”的时候,我们可以号召其他国家采取对的美元不信任政策,扶持其他货币取代美元,要知道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无不依托美元,如果美元被排挤出国际市场,那么美国退出历史舞台也不远了。

另外,我们也应对互联网下的虚拟经济引起足够的重视。众所周知,互联网来源美国,但互联网下的虚拟经济取代美元实体经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美国万万没有想到,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发明,现在却成了危及自身生存的“导火索”。另外,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多中心化”也必然导致信息的垄断或打破,其结果将是权力转移,权力转移必然导致多极化格局的存在,所以互联网扮演了美国“掘墓人”的角色。有鉴于此,中国该亮剑时必须亮剑,该出手时不能含糊。中国在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同时,也应发展相应的虚拟经济,只要存在虚拟经济,我们可以在某些方面打破美国的信息垄断,减轻美元对我们的压力。

(二)改变政治经济战略,冷静观察,未雨绸缪,为RMB插上腾飞的翅膀

美国是个不负责任并且绝对不能吃亏的国家,惯用“恶人先告状”的伎俩,喜欢操纵国际舞台同其他国家打“规则战”,很多游戏规则由他们制定,所以就是吃亏也没办法说理,还会被他反咬一口,说你别有用心。所以对付美国这种国家,我们只能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绝不出头。

我国的重点任务应在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强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中获取更多话语权而不是建议权,但重中之重在于建立人民币的全球信用价值体系。美元在全球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于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信用价值体系,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信任,这也是美元能与黄金和石油挂钩的关键所在。但为什么其他各国会对美元如此信任?首先,美国是一个经济大国,GDP居世界首位,它的经济影响力十分巨大,产生了一个向心力,让其他国家围着美国转。其次,美国是一个政治和军事大国,很大程度对美国的经济霸权产生了保护作用,如果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手段失去作用,它就会启动战争机器,在全球制造地区危机,突出美国的投资环境的优越。所以,我们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吸引全球的投资目光;而且还要大力增强军事和政治力量,在国内甚至全球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遮风挡雨,让世界同中国一道走向辉煌,而不是称霸世界。

综上所述,美国现在虽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它的地位并非不可撼动。我们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在中美博弈的这场“马拉松”赛跑中,虽然中国暂时不是“领跑者”,但随着中国的全面崛起,我相信中国一定会是这场马拉松赛跑的“撞线者”,我为伟大的祖国深深祈福,愿幸运之神眷顾中国!

参考文献

[1]乔良.帝国之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

[2][古]亚历杭德罗.卡斯特罗.埃斯平.恐怖的帝国[M].徐世澄,译.北京:五洲出版社,2014.

[3]邹三明.货币金融权力与美国的软霸权[J].北京: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0(1)

[4]宋鸿兵.货币战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5][美]弗兰克.帕特诺伊.诚信的背后—摩根士丹利圈钱游戏黑幕[M].邵淡,译.北京:中国现代出版社,2005

[6][美]彼得.施魏策尔.里根政府是如何搞垮苏联的[M].殷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注释:

[1]乔良:国防大学教授,空军少将。我国前沿的军事理论家、著名的军旅作家,空军专家委员会委员。

[2]巴塞尔协议是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巴塞尔银行业条例和监督委员会的常设委员会—“巴塞尔委员会”。于1988年7月在瑞士的巴塞尔通过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的资本计算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的简称。该协议第一次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国际通用的、以加权方式衡量表内与表外风险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即银行准备金率不得低于8%),有效地扼制了与债务危机有关的国际风险。

[3]猪湾事件,即吉隆滩战役。指1961年古巴人民在吉隆滩歼灭美国雇佣军的一次重要战役。

作者简介:黎智,男,汉族,1993年出生,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人,现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研究生学历。